地中海一圈的国家都和我大汉建立了外交关系,甚至已经有不少国家要依附我大汉。你匈奴国不能刻舟求剑,用天子十几年前的话,来反抗大汉现在要建立的秩序。”
“朝廷的态度也很简单,匈奴领地的扩张要到此为止,塞琉古国等大汉的盟友你们不能吞并,朝廷本打算让你匈奴交出伊犁河谷地区的土地,但现在的情况,你们交出大宛地区这场惩戒战斗就算是结束了。”
听完这话,袁文感觉到一阵屈辱,他的君主战死沙场,朝廷还要让他们割让大宛城,后续还要限制匈奴国继续扩张,如此不平等的条约,也就是战国时期那些小国经常有的待遇。
这对于已经称霸两河流域几十年的匈奴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屈辱。而且从张辟疆的话,他也能感受到,大汉这是要限制他匈奴国的发展,匈奴要是敢继续增加国土面积,就会遭受到大汉的铁拳镇压。
但袁文想到大汉的军事实力,又不得不咽下这个苦果,匈奴国在两河流域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对大汉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小国,3万西征军就可以直接击溃匈奴人5万精锐,大汉是有实力再次摧毁匈奴国的。
被大汉俘虏的士兵已经返回了营地,一些轻伤的匈奴国士兵也已经回来,他们也带回来了汉军把余下的伤兵都照料的非常好,显然大汉真的只是打算教训匈奴一顿。
匈奴国要再拒绝汉帝的意见,那就不是教训一顿就能了事的,从这场大战就可以看出,在火器方面,匈奴比大汉完全差了一代,继续战斗下去,匈奴人的损失将会变得更加巨大。
大汉历34年10月12日。
匈奴人的大军开始往回撤,西征军也没有继续追击。
10月22日,匈奴国在大宛城战败的消息就传回新曲阜,尤其是传来了老上单于战死沙场的消息更是让全国悲痛。
作为匈奴的开国君主,老上单于十几年来百战百胜,统一了两河流域的碎片国家,让这片地区结束了几百年以来的战乱,让当地的百姓品尝到和平的气息,光这一点就让他建立了无上的威望。
最重要的是推动了当地的文明进步,军功受爵体系,天然会限制贵族扩张权利,会用自耕农的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虽然这本意是获取更多的兵员,提升匈奴人的战斗力。但这客观上是极大促进了当地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的,只要匈奴人所到之处,他们就会用自己的马刀,把当地的贵族砍死,分了他们的土地给农奴,拆了他们的城堡建立村庄,把两河流域地区从奴隶制文明,跃迁为封建地主文明,光这一点就是上千年的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