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562章 ,有神韵的孔子雕像与与快速工业化的匈奴国

第562章 ,有神韵的孔子雕像与与快速工业化的匈奴国

走向强盛,因为这个炼油厂军臣匈奴单于的继承位置都摇摇欲坠了。

但当炼油厂开始运作之后,情况就立马反转了,这个炼油厂每年炼制20万吨石油,为整个匈奴国提供了煤油不说,又为匈奴国四周上亿人口提供煤油,天竺的煤油,塞古琉国,安息国,甚至迦太基,罗马都用匈奴人的煤油,这为匈奴国创造了天量的财富,每年的产出超过了10亿钱,其中利润有两至三亿钱,一个炼油厂的收入比匈奴2~3个郡都要多。

石油行业已经成为了匈奴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造就了泉州这个匈奴国最繁华的城市,为匈奴国后面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

军臣也名声大噪,整个匈奴国上下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军臣对工业的发展规划,军臣匈奴单于继承人的地位也无人可动。

张辟疆他们在泉州停滞了半个月之后,他们终于可以坐上火车去匈奴国的都城新曲阜。

匈奴人虽然不愿意自己本国的铁路和大汉相连,但不代表匈奴人没有铁路,沙郡是匈奴的经济中心,匈奴国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是这个郡提供的。为了控制沙郡,新曲阜和泉州是有一条500里的铁路连接在一起的,而铁路沿线则是一个个光报站,他们能让匈奴国任何信息在一天之内传递到都城当中,铁路系统,光报网络是有维持匈奴人统治的核心。

而且匈奴国内部虽然建不起铁路网,但却有一条非常完善的轨道网络,对现在的匈奴国来说,木轨更适合他们,一方面木轨的价格更低廉,只有铁轨的几十分之一,二就是匈奴国大部分的领地都干燥少雨,木轨能使用的年限更长。以此时匈奴国的货物运输量,木轨就能满足需求。

坐在火车上的张辟疆,看着铁路,光报站,沿途开阔的田地,这其中有种植小麦的田地,也有种植的田地,这些田地看上去郁郁葱葱,根本望不到边际,每个田地间隔一段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个个露天的井口,匈奴国的农夫用他们本国生产的陀螺机,把井内的水抽出来,浇灌自己的土地。

显然这这片广袤的土地下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个庞大的坎儿井网络,来滋养着这片大地。

张辟疆对周亚夫道:“几年前某来匈奴国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这条铁路,沿途的田地也没有如此多,更不要说四通八达的坎儿井,普通百姓也能用的起的抽水的陀螺机。

虽然匈奴人的发展对我大汉来说差距甚大。但这半个多月的巡视就可以知道,他们好歹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其国力蒸蒸日上,国家日渐富裕,这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工业化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