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46章 ,失败的劝说与产业转移

第446章 ,失败的劝说与产业转移

风快速膨胀,收入超过普通的工匠十几倍,甚至比很多小作坊主都要高。

同时徐凡也鼓励提升工匠的地位,尤其是这两年大汉在没有出现军功授爵的情况下,因为研发了利天下机器,而受分封的工匠多达十几位,虽然都是一些虚封的男爵子爵。

但明显整个大汉的社会,对于学技术的热情提升了十几倍。工匠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最起码在长安城的汉吏,联姻已经开始把那些有技术的大匠,看成是和自己门当户对的家族。

那些有技术的工匠更是被看成青年才俊,谁知道人家会研发出什么利天下的机器,让他们的家族光宗耀祖,一跃成为大汉的贵族阶级,每年都有无数人成为大汉的新工匠,工匠阶级的力量快速壮大,已经占据大汉人口当中的一成。

相对而言,作坊主他们这几年则是痛并快乐,他们快乐的源泉,则是因为蒸汽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汽机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马力也越来越高,应用面也越来越广,轰鸣的蒸汽机给大汉带来了几倍的生产效率,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和蒸汽机结合,产能就会提升好几倍,随着来的则是利润的提升,金钱就像滔滔不绝的大河之水涌入他们的口袋当中。

对于作坊主而已,蒸汽机就是他们的财富密码,是他们获取财富的最好帮手,蒸汽机推广的这几年时间,拥有蒸汽机的作坊主普遍的财富提升了一倍以上。

但他们痛苦的根源则是朝廷的均富贵法令,让他们生产成本不断提升,最让他们痛苦的是,这还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成5年不断的提升,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作坊,利润率一年比一年降低。

这其中纺织业作坊主是最矛盾的,纺织业本就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俸禄占成本的比例极高,这两年长安增加5成的俸禄,差不多提升他们两成的成本。

对其他高技术产业来说,两成的成本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纺织业这个已经饱和的市场而言,增加两成的成本,让他们的成本再次接近利润线附近,5年前的产能危机好像如影随形的要降临在他们头上一般。

但与之对应的是俸禄增加,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的确是肉眼可见的增加,根据上计的统计,5年前长安城消费布匹的数量大致是每年百万匹上下。

而现在长安每年消费的布匹数量达到250万匹,这其中有五分之一都是高档的蜀锦,羊绒布等高消费品,长安城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又养活了无数纺织作坊。

要是没有均富贵法令带来底层百姓的财富快速增加,只怕蒸汽机提升的纺织业效率,足够挤破所有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