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球队东家这种事情,然后就会出现一个个莫名其妙的判罚,导致对方的球队输球。
看到这种情况,长安城的百姓就会讽刺那些人,说他们又当裁判,又当球员,有15个人在踢球,这话已经成为了关中百姓讽刺不公平的常用语。
当然月报上不与民争利的呼声很高,但在大汉的高层却没有什么影响,大汉的这批官员都是乱世当中杀出来的,他们更加信任自己抓在手中的东西,不与民争利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歪门邪道。
大汉能在对天下人减赋,免徭役的情况下,还能说征召六十万大军就征召六十万大军,靠的就是大汉少府庞大的作坊体系战时提供后勤,平时提供税金。
要是没有少府,大汉不是变成横征暴敛的暴秦,就会沦为武力低微的病夫。大汉的这些官员是难以接受少府体系被削弱的事情的。
叔孙通大怒对徐凡道:“陛下,曹通政这是在诽谤臣,您可要为臣做主。”
徐凡道:“议政就议政,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但不与民争利,这个民究竟是哪些民,孙叔奉常还是仔细思量。”
孙叔通听出了天子的不满,不再出声了。
徐凡想了想道:“整治地方少府作坊的时机还不成熟,先放着吧,等到了这些作坊不赚钱,地方上的汗力自然会放手。”
等到产能过剩,直接破除一波,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而后叶腾汇报自己在北方看到的问题,相对南方,北方的纺织业以羊毛布为主,除了少数几个大型作坊,大部分的纺织作坊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倒也没有像萧何看到的那样严重。
虽然可能有点伤人,但庞大的产能分在个体身上,每个个体承受的压力,反而更加不容易带来动乱,北方的田地和草场成了就业蓄水池。
当然不代表北方就完全没有问题。
叶腾道:“陛下,北方胡人野性难驯,他们比起耕作劳动,他们更加喜欢参军,或者说是劫掠,北方的车匪路霸不少,虽然()
还没威胁到我大汉的秩序,但他们影响到很多行商的运转。”
臣在北方多位郡守想要让朝廷扩大对北方的征兵额度,最好这些匈奴士兵留在当地,减少北方匈奴人的比例。”
徐凡想了想道:“朝廷会扩招北方士兵,但这事情急不来,慢慢教化吧。”
“对于朝廷这些问题,你们要统筹兼顾的处理,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们就从反腐树立自己的威望吧,这样也方便你们后续的施政。”
萧何等人道:“诺!”
大汉历十一年二月五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