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06章 ,黄河大桥与层层加码

第406章 ,黄河大桥与层层加码

吴军在大汉算不得太出名,要不是这次忽然被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他也就是在大汉默默无闻的五十名太守之一。

陈郡老兵,因伤退役,成为亭长,而后一步步从蔷夫,县令,成长为大汉的2000石太守,即便大汉朝廷极其务实,但像吴军这样大汉官场每个阶层都经历过,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汉吏还是非常少见的。

但他忽然成为廷尉之后,很多人就开始了解他的过往,这其中最让人吃惊的就是吴军曾经把朝廷拨下来修水渠的钱财,用来修码头了,这样重大的事故,最后却只是让他在政务学院学习了半年。

而后他成为东郡太守之后,却依旧在东郡修码头,一时间大汉的官场都称呼他为码头太守。

王陵道:“码头太守的名声虽然不好听,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是有远见的,东郡这两年发展的不错,全靠吴太守当年定下来的产业发展策略。”

“中原本是富裕之地,但这些年天下太平,粮食的价格直线下降,依靠种地百姓只能吃饱,很难富裕,东郡也就是纺织业还过得去,其他的行业就不行了,想要发展特色产业,但中原又不能种甘蔗,钢铁业也比不上陈郡,关中,河北之地,又比不得洛阳富裕。”

“吴太守定下,建设码头,为整个黄河一线的运输船提供后勤,已经成为了我东郡的支柱产业了,我东郡还发展造船业,专门制造500料,1000料的平底运输船,造船业的利润极其可观,现在每年可以为我东郡提供上亿钱的税金。”

“吴太守已经为东郡的发展打好了根基,某只要不变动这些政策,东郡的发展就不会差,说起来某这还是沾了吴太守的看身上光。”

即便有徐凡的开挂,让大汉江淮一代比历史时期要富裕,但大汉人口最多的还是中原一线,黄河仍然是整个大汉最重要的水上大动脉。

大汉大兴产业之后,大汉一半的货物运输量都是走黄河河道,所以此时黄河上的运输船可谓是川流不息。东郡为这些运输船提高后勤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赚钱的产业。

萧何感叹道:“却没有想到吴太守也是一员能吏。”

而后一行人进入濮阳,和繁华的洛阳相比,濮阳就和大汉一般的县邑一样了,大汉产业大兴以来,发展最快的是洛阳,陈郡,会稽郡这样的大郡,因为大汉户籍制度不像大秦时期严苛,这些大郡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人口多自然就产业兴,产业大兴又会反过来吸纳更多的人口。

其他的普通郡县,不但享受不到多少产业红利少,而且还要反被大郡吸他们的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