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只是微笑的看着这一切。
现阶段任何一家学院的毕业生,都是被各方势力抢着要。即便是中学毕业,也能找到一份高薪白领的工作。
赵武父亲道:“您是汉军的老兵吧?”
这其中考学院对大汉的百姓来说不亚于另外一场科举考试,因为大汉朝廷每年都会招募大量的学院士子为汉吏,同时大汉上百个诸侯也会想办法招募他们。大汉的各官营工厂,私营的公司也需要这些人才。
不过为了选拔人才,徐凡从自己的私库当中每年拿出1万金,用来资助那些学习好的贫困学生,每年大概可以资助3万贫穷的学子求学,主要资助的方向是关中和上郡等边郡贫困地区。
于是长安城中学不断扩展,大大小小有有上百所,小学更是数不胜数,长安的适龄儿童几乎都上了小学。而长安也是徐凡确定了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城市。
销售员为自己的军旅生涯感到惋惜,要不是受伤,他此时应该是汉军的军官,继续为陛下效命。
赵武看着自己的父亲可怜兮兮道:“买点吧!”
这种情况不是在赵里一地,而是整个天下百姓都是如此看待徐凡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百姓心知肚明。
当然也是因为求学的人大增,大汉的教育经费也是在不断扩大,不算学校的建设费,光支付给夫子的俸禄一万金,大汉朝廷的财政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教育投入。
扶苏听到蒙恬的名字内心一紧,即便他已经尽量忘记往事了,但再次听到蒙恬的名字他还是心如刀绞,大秦崩溃之势不可阻止,正是北疆军覆灭开始的。
天下的百姓都认为他们有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拜当今天子所赐。
“你打吧!你打完了,等胡亥哥会回来了,我就叫他带我去南方,让你没有人养老送终。”
现在大汉的教育体系大致分三级,小学,中学,学府三级,体系还没有后世的正规,每级学完就可以就业。当然有家底的可以读中学,考学院。
赵武自豪道:“夫子说我们已经学完小学的学问了,可以读中学,考学院成为士人。”
徐凡是这几百年来,第一个让他们吃饱饭的天子,也是第一个免除他们徭役的天子,更是第一个结束战乱的天子。
销售员自傲道:“自然见过,天子因为是夫子出身,最爱教书育人,天子还给某上过课,最喜欢我们叫他夫子,说某是天子门生也不为过。”
所以大汉有点能力的家庭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是真的可以看出产出和回报的。
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