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钱,也富裕起来了,但村民们的生活却没有太大的改变,鸡鸭卖钱,纺织的布匹也卖钱,得到的钱一部分还给了胡亥。
余下的则开始重修房屋,像柱子这些人想要吃顿好的都非常艰难。
因为赵里靠近长安城,长安的流行趋势也传到赵里。
以前对村民来说,高不可攀的两层木楼房,就是天下最好的房屋了,而现在不是水泥砖头搭建的楼房就算不得好房子。
对一个普通村民来说,建一栋新房子那是一辈子的大事情,自己的生老病死都会居住在这里。
以前没有条件也就算了,但现在赵里的村民算了算自己的收入,发现咬咬牙,吃两年的苦,这水泥小楼房还真可以建起来。
于是赵里的村民们开始去窑厂买砖头,去水泥厂购买水泥,而后邀请四周的亲朋好友,请几顿饭,让他们帮助自己建水泥小楼房。
所以此时的赵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工地了,有十几栋小楼房在建设,而其中最先建设好的便是赵里小学。
两层小高楼,有六间宽阔的教室,还有一个宽阔的水泥操场,赵里小学建设好之后,赵里顿时成为了四里八乡的热点了,这样的建造在乡村还是前所未有的,每个见过的村民都极其羡慕赵里的富裕。
这栋小学让赵里的村民面对其他村的村民人都高了三分。
而只要开始修建小楼房的人家,哪怕房子还没有建设好,四里八乡的媒婆已经上门了,各村村花由着赵里的青壮挑选。
而媒婆上门的行为又进一步带动赵里修楼房的热潮,赵里的村民哪怕这两年过的差,也要把自己家的楼房修起来。
钱财都消耗在修水泥楼房上,自然没有条件来改善生活,但这对那些村民来说都不算事,都吃了半辈子的苦了,再多吃两年苦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生活能看到希望,这点苦就不算苦。
所以赵里的青壮生活条件还真没有太大的改善。
“太香了,胡亥哥,好了吗?”柱子尽量不让自己的口水流出来。
胡亥得意道:“还差一道工序。”
他从自己的袖子当中拿出一个瓷瓶,而后转动机关,几个小洞就出现了,胡亥用瓷瓶对着烤肉倒了几下。
顿时一股难以名言的香气飘散在整个院子当中。所有人的口水都流下了。
“好了!”
柱子等人听到这话纷纷抢夺胡亥手中的羊肉串。
胡亥大怒道:“你们这些混账,居然一根都不给乃公留。”
“太好吃了!”柱子痴迷道。
“这是我这辈子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