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33章 ,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

第233章 ,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

第233章,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

十二月三日,仲山瓠口。

徐凡带着陈平等汉国高层,来到了关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郑国渠视察。

郑国渠引水的瓠口,是在泾河边一座叫仲山的山脚下。为什么这里叫“瓠口“呢?

泾河出了中山脚下这个峡谷口以后,就算到了关中平原,这时泾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s型河道,泾河水从河道流出来以后,河面一下子宽阔起来,河道的形状是葫芦状,而“瓠“就是葫芦之意,因此瓠口的称谓就跟河道的形状有关系。

徐凡走向水渠旁边,皱着眉头沉思起来。发现水渠当中已经有不少泥沙淤积了,而且水渠也有不少残破之地,这个时代没有水泥,郑国渠只有关键地方垒石做坝,但这种做法成本极其高昂,不管是做渠的石头还是做沾合剂糯米价格都及其高昂,所以大部分水渠还是只开挖了一条土质沟渠。

陈平摇头道:“百姓愚昧,禁止砍伐树木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只怕他们不会听您的宣传,要是看汉王您说的煤炭真能解决燃料的问题,可能会有所改善,但煤炭的价格必须要比木柴的更低,而且也要方便推广到百姓身边,这两点如果都能做大,可以极大的减少百姓滥砍滥伐的问题。”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想要逃出关中的,但他们很快发现汉军根本不限制他们的逃跑,只是当他们逃出关中之后,会没收关中贵族的房产店铺,本来还有点心动的前秦贵族,舍不得最后的一点财产了,只能继续留在咸阳。

这个时代粮食产能极低,不缺乏水源的沃土,亩产也是三石,而荒僻的土地常年只有一石,相当于现代的60斤左右,现代绝收都没有这么惨的产量,但这却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田地的亩产,要是可以把这个世界粮食的亩产推高到6石,大汉前100年将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徐凡想要的工业化也就不会缺少粮食的支持了。

而徐凡给联军士兵发放战利品,也引起咸阳城的一阵消费热潮,咸阳的市面也逐渐恢复,当初的战乱好像梦幻一般结束了。

徐凡摇头道:“放心,本王说了免徭役,就是免徭役,我汉国没有徭役,即便修郑国渠也会花粮食雇佣百姓,工具自然会帮助他们准备好,雇佣百姓的价格,暂定为每个强壮青壮每日十斤粮食,妇孺八斤。

郑渠苦笑道:“福祸相依,大量的泥沙能肥沃田地,才有了关中天府之国的美誉,但泥沙却也容易淤塞水渠,抬高了水渠四周的土地,本来郑国渠是自流渠,灌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