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他那个喜欢争权夺利的师李斯不同,张仓却是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本来他还有点想要为秦朝做事情的想法。
但等始皇帝焚书坑儒,大量师兄弟死在秦吏手中之后,他就熄灭了这个想法了,甚至对秦朝还抱有一股仇恨。
历史上张仓因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等到刘邦攻城略地经过阳武的时候,张苍就以宾客的身份跟随沛公攻打南阳,只能说这个时代的儒生还是很猛的,不会讲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讲究无道暴君,人人得而诛之,并且并不缺乏实践的勇气。
“《梁祝》《牛郎织女》《天仙配》,又是戏曲,不知道这次的故事如何?”
张仓看了没多久笑道:“二公主男扮女装去参军,这些叛军真敢编,祝英台?”
“为什么不叫赢英台或者是赵英台,难道是怕被发现?”
张仓自然不会想到,因为这是上千年后的故事,他看到的只是一个缝合怪。但故事的内容还是很吸引张仓的
当看到《梁祝》大反派是蒙恬,笑道:“蒙恬呀蒙恬,你也算是一代名臣了,这梁祝一出,只怕你要遗臭万年了。”
而后张仓又看了《牛郎织女》《天仙配》这两个故事,快速被这两个故事吸引,一直看到半夜才结束,当他看到窗外的圆月的时候,才察觉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
张仓感叹道:“本以为小说家是诸子百家当中的隐士,却没有想到还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小说家能成为诸子之一,果然不可小看,小说家居然可以和孙子说的攻心战结合起来,只怕以后小说家会大兴,被历代兵家重视。”
在张仓看来,徐凡是开辟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而这个战争模式实验对象正是秦军。
以前虽然也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说,孟子也说过仁者无敌这样的说。
但这样的只是大而化之的说法,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历代的兵家也根本不信这套,他们信任的是血淋淋的暴力,并且随着战国乱世越来越激烈,兵家的下限越来越低,对付敌人的手段越来越残酷,最终养出来了白起这样的战国人屠。
仁义之师,王者之师好像只存在于诸子百家的口中,和那个已经非常遥远的上古三代时期。
张仓虽然师从荀子,他也不相信有什么仁义之师,王者之师,这些不过是诸子百家的先贤们编造出来的美好故事而已,毕竟人没有办法相信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物。
他看到的是战国乱世当中一场下限的大比拼,最后残暴的秦军,取得了这场比拼的最后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