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能够接受的数字,朝堂上竟没有多少人激烈反对。
太子亲口提出的一两银,陛下总不好驳回太子的颜面,闹着非要给五两吧
“诸位卿家意下如何?”皇帝给几位心腹大臣使眼色,似乎是想他们站出来,反对太子提出的这个数字。
“陈大人。”皇帝从袖子里伸出手,比了五根手指陈大人默默扭头,假装没有看到陛下张开的龙爪:“臣赞同太子殿下的提议。
“赵大人?”皇帝挥了挥袖子,只差把五比到赵大人跟前了“老臣也赞同。”赵大人盯着手中的朝笏,低着头不看皇帝
“张..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你们..…你们.…皇帝手紧握成拳,失望地看着这些不与他对视的朝臣:“罢了,既然太子有爱护将士之心,那便依他之意。
众臣悬在心头的气彻底松懈下来,他们就怕皇帝突然—掀袖子,又哭着闹着非要加钱,到时候他们只能誓死反对了
他们庆幸地望向站在最前方的太子,幸好有太子殿下在啊。
云望归抬头看了眼御座上的皇帝,又看了眼长身玉立的太子殿下,低着头藏起脸上的笑意如果他没料错,陛下原本的打算就是增加—两饷银,而不是五两
国库里有多少能够支出的银子,陛下心如明镜,又怎么可能真的让户部掏那么多银钱出来此计甚妙,既提高了太子殿下在武将心中的地位,又达到了目的
有时候往前走十步,又退回去八步,就很容易让人忘记,即使后退八步,也已经前行了两步。
“云卿家,你可有意见?”
“陛下英明,太子殿下仁爱,臣等叹服。"云望归躬身作揖:“陛下与太子殿下心系边疆将士是将士之福,将士尽心守卫边关,亦是天下万民之福。
众臣反应过来,跟着云望归一起夸赞起来。多夸两句,免得陛下当场反悔,开口就要三两五两。下了朝,皇帝把岁庭衡带回御书房,哈哈大笑道:“我儿此计甚妙,他们果然同意了!
“前有张御史言行不一,后有你的奏折打动人心。”皇帝把岁庭衡肩膀拍了拍:“吾儿甚慧!”
“是父皇信任儿臣。”岁庭衡心里明白,此计算不得巧妙,全靠父皇能害容得出颜面,以及他从不忌惮自己。
“我不信你信谁?”私下里,皇帝很少在妻儿面前称朕,他坐到御案前,看着满桌的奏折发愁:“你要是原意当皇帝,等三年孝期满,我把皇位也给你。到时候我带着将士出征,你在京城处理朝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