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抬起手。
“不必担心!张良先生是陛下重臣,他不会做有损于汉朝之事的。”
“大汉可是和其他王朝可有些不同呢!皇帝不会怀疑臣子,让臣子无后顾之忧,尽情施展自己才能。”
“而臣子得到皇室重恩,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开辟着盛世。”
“我大汉这几年,不断减免赋税,已经将赋税减为了十五税一,但国库也日渐充盈。”
“这就是证明!”
宫女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闭口不言。
桑文重新拿起这几件的赋税报告,还有京都,京畿七县百姓生活报告看了起来,时不时点头。
如果高皇帝不将大权放手,恐怕手底下这群大臣都不敢尽情发挥自己才能吧。
毕竟高皇帝掌握权力,臣子再显露头角,就有声喧夺主的嫌疑,这就是罪过。
桑文想起了什么,连忙开口。
“对了,张良先生讲课内容抄录一份,好让日后皇室教导子嗣借鉴一下。”
几名宫女弯腰退了下去。
京都附近农田旁,原本悬空庙工匠转为农夫,不断开垦着农田,额头上大块汗水滴落。
张良望着农夫将一大片杂草清除殆尽后,对着两位皇子轻声开口。“殿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刘盈冥思苦想好一会儿,有些羞愧低下脑袋。
“学生愚钝,只发现农夫生计辛苦,我等皇室子弟不应该天酒地。”
张良微微颔首。
其实刘盈能发现到这一步,看了这么久农夫耕耘,还没有不耐烦之色,已经很不错了。
日后不说是明君,也起码是仁君。
但是张良明白,高皇帝可不是想要汉朝的第二任皇帝仅仅只是个仁君。
随后张良目光看着年纪小了四五岁的刘恒。
刘恒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儿,才将眉眼舒展。
“老师刚才说汉庆之争,我大汉必胜的法宝,莫不是因为这些辛苦耕耘的农夫?”
不偏离主题,联系起来,切入问题中心。
这能力怕是连成年人也有很多做不到。
张良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格外舒心,摸了摸刘恒的小脑袋,目光深邃。
“殿下说的没错!我大汉的必胜法宝就是这些一个个自耕农,手工工作者。”
“当初庆帝颁布国债,几乎强制庆国子民购买,家中破产者十之八九,高皇帝顺应民意,趁机起事。”
“能拿下京都,除了和将士用命分不开关系外,还离不开这些农夫。”
刘盈,刘恒两人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