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明之举。
问题是外地将领基本上就抱着搜刮心态,怎么可能老老实实贯彻府兵制度。
而这些军队,碍于军籍,不能离开军队做生意,又不能打仗升官发财,上面还一个劲的剥削。
时间一长,干脆也摆烂了。
不拿我当军人,克扣饷银吃不饱饭不说,还要当农民种地是吧。
那我干脆把甲胄和武器都卖了,换钱,反正留着还要钱保养。
“这就是江北路军队目前的状况了。”
林若甫说到这个,还颇为无奈。
以他曾经的丞相之位,也拿这件事没有任何办法。
文官之首的丞相,插手军事,还是自己家乡的军事。
以庆帝多疑的性格,林若甫绝对要莫名其妙死在家中。
“如此军队,当初如何将北魏国打得分崩离析的。”
刘鸿忍不住吐槽,怪不得五万大军连两万盗匪,了几年时间都不能剿灭。
原来从骨子就烂透了。
林若甫听到刘鸿的话后,神情严肃起来。
“大都督此言差矣,江北路是例外,京都三路,边军三大营,才是陛下一统天下的底气。”
“至于江南路和江北路,能提供赋税钱粮,稳定安危就行,不必军备如此强盛。”
林若甫这是在提醒刘鸿,不要太过于小看庆帝,能够三次北伐,将北魏国打得分崩离析的庆帝,以及麾下军队,当然不至于像江北路这样烂透了。
“既然如此,我身为安东大都督,自然要肃清江北的不良恶习。”
刘鸿站起身来,态度坚定。
林若甫摇摇头,并不太看好,这都是多少年的积病了,哪怕庆帝面对这种状况,怕也有些束手无策。
如今的江北路,军政彻底分离,还深受江南将领影响。
要是一改,恐怕会引起大大动荡。
“这谈何容易!”
“其实很容易的,江北人治江北人,给予五年部分自治权,自然会恢复如常。”
只能是五年,不能再多了。
否则江北自成体系,将来又会有人头疼。
林若甫面色一惊。
江北自治?
看来这就是刘鸿处理江北路军队,还有江北灾民的施政纲领。
打着这个口号,江北世家怕是会蜂拥而入刘鸿的怀抱中,哭诉这些年来的苦日子。
毕竟江北军队自行耕田,土地肯定是侵吞世家大族的田亩。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世叔,我想请你为安东大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