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江北灾民而成的盗匪问题,再见宰相林若甫
胶州水师提督常昆,此时在船上点头哈腰,在刘鸿面前如同卑微得跟个奴仆似的。
即使他是庆国三大水师之一的二品提督,秦家的得意门生之一。
当初在兵部侍郎时,没有刘鸿点头,常昆连副提督都做不了。
更不用说尚书提督时,提名将常昆作为胶州水师提督。
“大都督,在船上还待的习惯吗?”
五六十岁的常昆,亲自端着果盘侍奉在刘鸿左右。
态度谄媚,连范思哲都忍不住侧目而视。
“还好!多久到达梧州。”
刘鸿倒是没有对常昆的态度,有什么表示。
范闲带了三十万两,负责安抚江北灾民,以监察院提司的身份,责令各大州县安置流民。
看样子事情处理的不错。
不过刘鸿得要插上一手。
范闲忙着收复内库三大坊,对于这些州县长官,不过是用监察院威胁,至于处理措施更是按照以往安抚流民的做法。
历代官员安抚流民,向来都是薄粥赈济,有能力一点的,提出以工代赈。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朝廷拨下来的银两所剩无几,官员吃得盆满钵满,还刷了一把政绩和声望。
等上报的公文里,流民不再是流民时。
趁着流民迷茫惶恐之际,世家大族便会假惺惺站出来,收他们为佃户,从此庆国户籍上再也没有这群流民。
多好!
朝廷没有流民压力,官员赚钱拿政绩,世家大族获得廉价劳动力。
没有人在意凭空少了的流民去了哪里,只要地方稳定,每年的赋税按时交上来就行。
刘鸿眼神幽幽转悠,似笑非笑。
常昆听到刘鸿话后,不敢怠慢,连忙开口。
“大都督,还有两个时辰!”
梧州,庆国最后一任宰相林若甫的故乡。
曾经也和刘鸿暗中联手,联合京都各大官员,搏得中立派同情,一场大礼钟事件,差点让庆帝下不了台。
梧州城外,林若甫脸色有些恍惚,他没想到才短短几年。
刘鸿已经爬到了封疆大吏的地步。
林大宝拿着拨浪鼓玩的不亦乐乎,乖乖站在林若甫身后。
胶州水师的楼船,如同遮天蔽日一般,靠近梧州城外的港口。
梧州知州带着下属官员,看到楼船停下,连忙拜了下去。
“下官携梧州官员,参见大将军,安东大都督!”
“不必多礼,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