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虚情假意,也没有长篇大论,上官太史的话语非常简洁,就差只来两个字救我了。
窦长生看着眼前的上官太史,直勾勾的看了良久,未曾去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去问为什么?左相何必说出这样的话?
而是直指问题核心讲道:“左相为何来寻我?”
上官太史平静讲道:“我与天妃有着冲突,如今投靠天妃,只是自寻死路。”
“太子有老师,朝堂上不缺呼应的官员,有各种东宫臣子,还有不甘寂寞的老臣,他们都盯着我的位置。”
“相反大殿下如今势单力孤,就算是有萧王之投靠,愿意为大殿下不断奔走,但萧王之说到底未曾入仕,只是一介草民。”
“哪怕是萧王之天资聪慧,可他懂官场吗?”
“我宦海沉浮一百多年,才有今日的成就,论起对官场的熟悉,不敢称第一,但绝对乃是前十之列。”
“有着我这样经验丰富的老人,大殿下肯定会省去很多的功夫。”
“萧王之年轻气盛,行事肆无忌惮,多以力逼迫,这对付弱者,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天下间强者无数,终究有你强的人,萧王之早晚要吃亏。”
“大殿下需要一位老持稳重的人坐镇,同时也要有一位抗衡萧王之。”
上官太史最后这一句话,说到窦长生心坎中了,当初天妃也是差不多的话,推荐了前朝太师法如龙,借此牵制萧王之,不让萧王之如脱缰的野马彻底失控。
上官太史的好处很多,但坏处也是极为明显的,这会让自己成为眼中钉,肉中刺,很多人都会恨自己。
窦长生想了想,发现这缺点不是啥大事。
因为现在哪怕是自己什么也不做,也成为了无数人恨不得杀之后快的对象。
如东都洛京十大世家,一个未来景象,他们就对自己非常不满,哪怕是也知道洛京有倾覆之祸,也根本怨不得自己,但好好的洛京,太平盛世,突然间发生了重大灾难,谁能够接受,心中会对影响到他们平静生活的自己生出恨意。
帝都当中也不少,自己才来帝都,帝都就直接混乱了。
是上官太史挡了他们财路,但自己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啊。
哪怕是窦长生很委屈,很不甘心,根本没有出门,可那笑和尚小眼神,窦长生看见不止一次了,怎么猜测不出来对方的想法。
尤其是鲁国公和莱国公。
这两位当时半路遇到的大人物,当时也被卷入到了许国公命案当中。
窦长生要说他们与自己关系和睦?
那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