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和的结果以及列强的一些动态,这顿时让国人一片哗然。
传出来的这份《议和大纲》有如下内容:
1.朝廷需派亲王专使,就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前往德国谢罪,并在遇害之处树立铭志的牌坊;
2.严惩祸首,杀害凌辱外国人的城镇停止科考5年;
3.必须用优荣之典,就日本书记官杉山彬被害一事,向日本政府谢罪;
4.必须在各国人民坟墓遭到亵渎之处,建立墓碑;
5.军火及制造军火的器材不准运入清国;
6.公平补偿外国人身价财产损失;
7.各国驻兵护卫使馆并划定使馆区;
8.削平大沽炮台;
9.京师至海边由各国留兵驻守;
10.永远禁止军民等加入仇视各国的团体;
11.修改通商行船各条约;
12.改革总理衙门和各国公使觐见礼节。
而且,李鸿章和奕匡两人已经在《议和大纲》上签字画押了。
他们的签字,就代表朝廷已经认可接受了这个丧权辱国的协定。
关于列强向朝廷索要赔款问题,更是让国人激愤不已。
据传,俄国人率先提出要求满清朝廷赔偿俄国白银1.3亿两。
联军统帅瓦德西代表德国提出的赔款额,是4亿马克,换算成白银,就是十二亿两还要多。
法国要求的赔款要比俄、德两国少很多,可也多达7千多万两。
虽然据说,日本人要求的赔款额,他们国内还没有最后商定,不过按照损失惨重的日军来看,日本人要求的赔款,估计也不会少于一个亿。
据传出来的消息,俄、德、日、荷、比这些列强,比较统一的是,一至要求赔款一次以现金结算清楚,俄国人甚至表示,赔款金额一日不付清,他们就一日不退出东三省。
另有消息称,英、美、日等国则害怕过多的赔款压力会削弱国内的市场的购买力,从而损害他们自己的商业利益。
基于英国人在清国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的意见,他们认为由于清国没有准备金,所以赔款不可能支付现金。
而且,清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国家,岁入共约八千八百万两,而支出需要一亿零一百万两。
岁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用于支付现有借款的利息,至于亏空或所需用与收入之间的差额,仍然是欠债,因为没有资金偿付它。
赫德还认为:“最合适的偿付方法”是“各国政府同意接受清国政府以海关税、常税和盐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