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从墙壁上的联语移开,只是三人保持了出奇的一至,没有任何人赞扬滕毓藻这句豪情四溢的联语。
神情似乎有些激动不已的杨士骧,首先说道。
“大帅,我以为,在这件事上,大帅虽然被朝廷算计,但对于大帅而言,倒也并非完全是坏事,甚至也可能就是一个天赐良机,大帅正可顺势而为。”
“如今大帅指挥前锋军连获大捷,举国振奋,如果大帅在报上发出这份奏折,必定会让大帅被国人人人敬仰,声望高涨。”
“尤其是,一旦议和有了较好的结果,即便没能全部达到大帅奏折建议所说的那些条件,只要做到其中几条,就可让世人人心向之.”
“那时,就算朝廷想要对大帅有所不利,也无人能撼动大帅的地位!”
“朝廷如果强势而为,必定在朝野引发轩然大波。”“所以,士骧以为,此事虽有风险,可只要操作的好,极有可能变成对大帅有极大好处的事情!”
滕毓藻所想,就是杨士骧所说的这样,这件事绝对会让他声望大涨。
徐世昌思索了片刻,也点头说道。
“大帅肯担这样的风险,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朝廷历次同洋人签订条约,没有不吃亏的,正如莲府所说,只要达成大帅所说数条,甚至哪怕只达到一二条,都对大帅声的望有莫大好处!”
徐世昌似乎已经彻底冲破了心中的某种桎梏。
郑重对滕毓藻说道,“这件坏事,大帅值得一做!”
“嗯!”
滕毓藻狠狠一挥手,“好!既然如此,咱们就这么办。”
“菊人,这件事就麻烦你了,你立刻书写一片文章,不仅要把我的奏折所述内容包含进去,还要把直隶大力推行洋务的计划也写进去,包括要重建天津城的打算。”
“还要写明,重建的天津城,不会再有城墙,它会是上海、广州那样的开埠大都市,甚至还会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化都市,这回更加吸引洋人。”
“然后,你立即赶回永清,将文章交给在永清的《大公报》那个记者,告诉他,这篇文章要以最快的速度见报,单出一期号外也可。”
滕毓藻不屑地说,“然后我们就在不理会其它事情了。”
“我还是那句话,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同样得不到,我们只管专心致志的打好眼前这一仗,何去何从,让洋人自己去做出抉择吧”
第二天中午,保定直隶总督府书房。
虽然,自李鸿章开始,几任直隶总督都常年在天津办公,宽敞讲究的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内,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