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最终无法追究,可这也是必须要说的,洋鬼子不是列出了所谓的祸首名单,要追究朝廷中纵容义和团的人吗。”
“这些大臣和地方官员,虽然愚昧无知,甚至也有如廷雍这般杀害洋人传教士的事情,可这些人毕竟是朝廷官员,要追究,也要朝廷来做,怎能任由洋鬼子来摆布。”
“对于这些官员,日后早晚是要撤职弃用的,只是这些都是后话,而且朝廷也已经处置了毓贤这样的一省巡抚,甚至董福祥这样的一军统帅,也已经免去武卫后军总统的职务,这说明朝廷已经在着手处置了。”
“至于洋鬼子,也不应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不休,现在咱们提出这份战犯名单,目的就在此,如果他们坚持追究,那就共同追究,否则双方都不提什么祸首和战犯。”
直到此时,杨士骧和徐世昌才明白滕毓藻的用意,不由都长长松了口气。
滕毓藻摆摆手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具体如何,还要朝廷来决定,菊人也把这个提议写进奏折中吧。”“奏折中内容,也抄录给李中堂和张香涛。”
滕毓藻深吸口气继续说道,“莲府,我刚刚说了这么多,关于这次议和,归纳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不割地不赔款,所有列强军队必须退出咱们国土,然后可以恢复同各国关系,这是我的底线!”
滕毓藻虽然没有再多说什么,可杨士骧能感觉到,如果最终议和结果超出了这个底线,滕毓藻绝难接受,那时做出什么极端之事,也绝非不可能。
一想到这些,杨士骧不仅没有感到任何不安,甚至心中隐隐有一种期待。
“不过,有三点,我还是要向朝廷强烈建议。”
滕毓藻端起桌上他那杯酒,一口喝干,辛辣的酒水下肚,让他感觉胸中的愤懑稍稍平息了一些,才接着说下去。
“第一,现在是洋人挺不住了,是他们要和咱们议和,不是咱们求他们,所以议和地点不能在洋人控制区域来谈,只能在咱们控制的区域谈,理想地点就是保定。”
“第二,朝廷只和列强公使来谈,不和入侵的联军谈。”
“第三,如果洋人提出先停火后和谈,朝廷要坚决予以回绝,前锋军现在占有局部优势,不能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在议和谈判达成和平协议之前,战争就没有结束,仗就还要不停歇地打下去。”
滕毓藻坐回到他的位置上,对杨士骧说道,“你回去也给李中堂通个气,为了促使洋鬼子急早开始议和,最晚半月后,我就会命令炮兵配合第四镇,开始向廊坊外围的洋鬼子据点发起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