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四镇一直压一头.”
滕毓藻并没有看向吴佩孚,而是边跑边说。
“不是你手下的人不甘心,真正不甘心的,应该就是你这个第五镇的镇统吧!你就不担心手下的军官们心中有抵触!”
被滕毓藻说破心思,吴佩孚不由大囧,原本奔跑时气息还算均匀,此时因为心中窘迫,不有气息紊乱,已经开始大口喘气粗起来,急着想要辩解一番。
“老师第五镇的绝大多数军官都是主要军官都是咱们《北洋武备学堂》出身.”
虽然吴佩孚说话吞吞吐吐,可滕毓藻早已经明白吴佩孚的意思。
在滕毓藻去山西期间,吴佩孚、李金昱、李子雄等一干《奋进会》发起者和其它二十来个骨干分子,借着全军赶来潞州正编的机会,日夜不停的忙碌串联各级军官。
虽然此事要隐秘进行,至少暂时还不敢大张旗鼓地做,可经过他们紧锣密鼓联络张罗,也成效斐然。
军中《北洋武备学堂》和随营学堂出身的军官们,心中早就对滕毓藻即为认可,一有人出面主持,这些人即可趋之若鹜,纷纷加入《奋进会》。
按照李耀庭的报告,如今在前锋军中,不仅卫靖海、刘十九、刘玉枳、李显策、柳秉义、刘长发等人加入《奋进会》,成为《奋进会》理事会的理事,甚至态度最为坚决的刘十九和刘玉枳、李显策、刘长发、吴佩孚五人,还被推举进理事会。
加入《奋进会》的这些军官们,自然也会优先得到这些将领们的举荐,又有卫靖海在参谋处隐晦配合,滕毓藻也就顺水推舟,借着这次扩编的机会,这些军官们多数都被提拔起来。
当然,军中还是要讲究军功的,滕毓藻并不会无视部下的军功而一力提拔亲信,在同等情况下,这些人都得到了带兵的实职。
而近卫协的军官们,几乎清一色都加入了《奋进会》。
吴佩孚想要说的,应该就是说,这些军官们并不会因为拿出一些军饷充做部队伙食费而有怨言。
滕毓藻一边匀步跑着,一边微微摇摇头说道。
“子玉,有一点你要清楚,绝大多数人不仅需要养家糊口,他们也想要有更多的钱财,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千里做官只为财,这句话,你不会没听说过吧,人总是自私的.”
滕毓藻本想告诉吴佩孚,即便时加入《奋进会》的这些军官们,也一样会有这样的心思,只不过同其他人相比,有个轻重多寡而已。
可转念一想,他现在对于《奋进会》的存在,只能装作不知情,又把下面的话咽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