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689章 财政

第689章 财政

入就暴跌了近百分之六十,之后几年每年越低,从最初的二百五十五万两盐税一直跌到了现在不足四十五万两的程度。

不光是盐税,茶税也是一样,崇祯朝的茶税连天启朝的两成都不到,此外关税更是惨不忍睹,从崇祯登基到现在,国家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如今已跌到了仅四百万两的地步。

四百万两,这可是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啊,如果是对于个人来说固然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可对大明这样的地域辽阔拥有亿万子民的帝国而言,区区四百万两财政收入简直无法想象。

而且这四百万两的总额中很大部分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其中就有崇祯皇帝多次开征的“辽饷”加赋。这些钱对于老百姓来说等于一座大山,压得百姓们连气都透不过来,更何况明面上交解中央的是四百万两,实际上地方究竟收了多少,又有多少银子被下面的人贪污,恐怕这个数字更是触目惊心。

另外这四百万两税款远满足不了朝廷的运转,每年光财政缺口至少有一百三十万两之巨。这些年,崇祯皇帝拆东墙补西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填补不了这个赤字,实在没办法只能拿内库的银子往里填,一来二去,从万历帝到天启帝两朝(不包括其中的泰昌帝)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银子大部分都填了进去,却依旧和一个无底洞般。

“不急,先等等,等税款交解到京再说。”朱慎锥淡淡说道,仿佛对这些税款丝毫不以为然。

难道朱慎锥真不在乎这些税款么?哪怕四百万两税款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朝廷上下都等着米下锅呢。可问题在于朱慎锥明知道是这个情况,却依旧坐看云起,那不是他根本不在乎,而是暂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大明没银子的确是事实,可大明真的没银子么?这也不是事实。

大明的银子其实并不缺,但这些银子都在文官士绅和商人群体手中,这些人上下勾结,早就成了一个庞大利益群体,其他的不说,仅仅是京师中的百官和勋贵,他们手里更不缺银子。

要知道历史上李自成打进京师,派人“考饷”,直接就在京师榨出了足足八千万两财富来,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京师啊!八千万两是什么概念?以崇祯朝每年四百万财政收入而言足足是二十年的财政总收入,就算放在天启朝财政收入最高时期,也有四、五年的收入总额了。

这还只是京师一地,如果是江南就更了不得,由此可见大明不是没钱,是朝廷收不上钱来,而造成这个情况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崇祯皇帝,如果不是他自誉为明君,推翻了天启朝一系列税收政策,轻信东林党的言巧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