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458章 反应

第458章 反应

,毕竟当年曹化淳被赶出京师,在南京呆了那么多年就是魏忠贤的手笔,如果不是魏忠贤的打压,他怎么会吃这多年的苦头?

可问题在于弄垮了魏忠贤后,崇祯皇帝并没有重用他们这些跟着他在潜邸的老人,反而对朝中那些大头巾们更为重视,甚至因为他们的缘故对太监群体防备的太严了,导致整个司礼监权利锐减,他这个司礼监一把手居然成了摆设。

屁股决定脑袋,曹化淳也是如此,在他看来自己回京哪怕不能成为又一个魏忠贤手握权势,至少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相吧?可现在倒好,司礼监居然成了传声筒和橡皮图章,就连东厂和锦衣卫也全靠边站了,崇祯皇帝根本不顾他们这些人的想法,也从不和他讨论政事,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奴婢来使唤。

心理的落差让曹化淳很是不甘,太监本就是残缺之人,身体的残缺也导致了心理上的缺陷,曹化淳也逃过不这个毛病。所以曹化淳对朝中的那些文官印象极差,在他看来这些文官大部分都是夸夸其谈之人,根本就没半点本事,可偏偏崇祯皇帝却把他们当成了宝,反而把他这样身边真正可靠的人给忽略了。

这样的态度让本想有一番作为的曹化淳很是苦闷,而且随着这一年多朝廷各项政策的实施,曹化淳更察觉到了诸多问题所在。其他的暂且不说,仅仅就是赋税一方面,作为司礼监一把手,崇祯皇帝要求曹化淳盯着大明赋税征收,可曹化淳根本就做不到这点,因为他虽位高却没权,而且因为崇祯皇帝防备的缘故,现在的司礼监早就不是魏忠贤时的司礼监了,再加上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利锐减,还有文官集团的气焰嚣张,他哪里有什么权利?

魏忠贤时期,朝廷赋税不足,魏忠贤果断向江南士绅和商人征税,用于填补正常赋税空缺。一年多征收的四百多万两银子不仅能满足辽东军饷,还能弥补朝廷的其他需求。可现在倒好,魏忠贤一死一切都变了,先是驿站撤裁,接着就是开征辽饷,一开始曹化淳是打算效仿魏忠贤的做法对江南士绅和商人多征税,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征税比例,稳定地方矛盾,同时也满足朝廷需求。

谁想到这样做根本就不行,他曹化淳不是魏忠贤,崇祯皇帝也不是天启皇帝,曹化淳派出去的税监和税官根本就从江南士绅和商人那边征不到税,因为他手里没有权利,调动不了地方军队,地方官员和朝中官员抱团抵制,根本不配合,至于东厂和锦衣卫的力量削弱之下,震慑也大不如从前。

一开始还试图按照之前的做法,可很快各地就传来抗税的消息,那些士绅和商人们仗着自己朝中有人,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