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大明,对大清一直怀有仇恨,更对自己哥哥之前不顾大明恩德,最终投降于大清的举动极为不耻。但他在王室中的身份地位很是尴尬,而且手中也没什么权力,只能无奈看着朝鲜在李倧的所为下抛弃了大明转投大清。
因为这个原因,李俌曾经在家痛骂不已,更心灰意冷呆在平安道居家不出,李倧几次招李俌去汉城做事,都被李俌拒绝,并以身体有疾为由闭门不出。
汉城之变后,李俌在平安道得知消息后大哭一场,之后以绫原大君的身份联络贵族和世家大族,举兵反抗清军。由于他的身份不同,很快就成了平安道义军的首领,直接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意图驱逐清军出朝鲜,重整山河。
在姜成贤投靠豪格后,又扶持了新君继位,向朝鲜各地发布诏书,黑白颠倒意图蒙蔽天下的时候,绫原大君李俌哪里忍得住?当即就站了出来驳斥姜成贤的胡说八道,同时以先王之弟和宗室的身份向朝鲜臣民说明真相,告诉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姜成贤的话,更不能轻信豪格的所谓承诺。
建奴根本就没把他们朝鲜人当人,不仅压榨朝鲜,还谋害了朝鲜国君和世子包括王子,朝鲜受此之难,怎能因为贪图富贵认贼做父?如果是这样的话,朝鲜的气节何在?
随着绫原大君李俌站出来说话,刚刚略微稳定的朝鲜政局又开始动荡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并非朝鲜贵族和世家大族组成的义军,他们本来的反抗就是因为大清对朝鲜无底线的掠夺,以至大家都活不下去了才举兵的。
这些人和贵族们包括世家大族不同,他们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起兵反抗,原本就和朝鲜王室没太大关系。所以在这件事上,各自的目的不同,所处的立场也不一样,再加上绫原大君李俌驳斥姜成贤的这番话,更激起了他们对大清的仇恨,非但没有放下武器的念头,反而更激发了他们对抗大清的信念。
此外,绫原大君李俌在贵族和世家大族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亲身经历了汉城之变逃出来的两班贵族们更是坚定站在他这边,知道真相的他们满怀仇恨,自然不可能和其他人一样投降豪格,必然反抗到底。
就这样,围绕着绫原大君李俌为核心,朝鲜各路叛军近半都投向了李俌,支持李俌反抗大清的暴政,并不承认现在的朝鲜伪政权,就连刚刚登基的新王同样也不承认。
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一朝鲜国王登基按照程序是受大明册封的,历代朝鲜国王没有得到大明册圣旨和印信的前提,新王在法理上不被承认。而所谓的大清册封在朝鲜是不被认可的,哪怕因为之前的原因朝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