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陈巧娘虽然有些遗憾不能提前播种大老爷说的那样产量极高的粮食,却依旧高兴。
毕竟这说明,在男人开出十亩荒地之前,这位神通广大的大爷都不会离开!男人也就不会变回从前那好吃懒做的模样!
男人吃完离开后,她在饭桌上,高兴地与孩子们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毫无疑问地,姐弟俩也都很高兴。
对他们来说,父亲不出去惹事生非,不拖母亲后腿已经很值得高兴了。
何况还能为家中劳作,添些进项,那自然是更大的好事了。
“娘,那位老爷真的说,一亩地的粮种只要两文钱?收粮却愿意出三文钱的价?”何月茗听完母亲的叙说,忍不住问。
“对呀。”陈巧娘喜笑颜开:“若真如此,这回粮食打上来,娘交了税,再留下粮种,剩下一半口粮就好,余下的,就都卖给大老爷。到时候不但能给你交足明年的学费,还能有钱还给你外祖父,和田大爷了。”
今年雨水足,地里收成不错,大概每亩能有二百来斤,这是脱壳后的净米重量。
他们总共十亩地,这就能收两千来斤,大秦朝十一税一,每年都差不多交小两百斤,再减去要留的种粮,估计有一千八百来斤。
按原来的计划,陈巧娘只打算留三分之一下来给自家吃,多的都拿去卖钱,先交了儿子的束脩,再拿去还债;可如今既然大老爷能出三文钱收粮,他们就只用留一半了。
九百斤的粮,一斤三文钱……陈巧娘昨夜在榻上摸黑掰着指头,算了半天,得出结论后,顿时激动了起来。两千七百文!
二两七钱,足够了!
何月茗却有不一样的想法:“娘,如果大老爷真的能三文一斤收粮,那秋收后,咱们一文一斤把其他人的粮收上来吧。”
陈巧娘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收他们的做什么,娘这回留下足足一半的粮呢,肯定能撑到来年。”
“可是娘,你记得去年城里的粮铺是多少钱收的粮吗?”何月茗打断她,又问。
“一文两斤。”陈巧娘回答。
“正因如此,我们一文一斤收乡亲们的粮,他们一定是肯的。回头,我们再把他们的粮卖给大老爷,这一来一去,每斤粮咱们还能赚两文钱!”何月茗激动地说。
屋里一大一小两个女人都有些愣住了,还能这样?
那敢情好啊!
陈巧娘眼睛一亮,夸赞道:“阿茗真聪明,娘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法子呢!如此一来,咱们只要让乡亲们把粮交给咱们,再转交给大老爷,半分力气都不费就能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