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换一块富饶的封地,奈何当时新旧权力交替,他也有许多鞭长莫及,无可奈何之处,并未达成此事。
李泰然不愿疼爱自己的长兄为难,自愿就藩,却留下了妻儿在京,对外只说,等他们将养好身体,李清越年长几岁,再一同迁去。
于是姚氏便与幼子李清越留在京中。
刚开始一切都好,姚氏有四个陪嫁丫头,纷纷嫁人之后,只有一人脱籍,随夫家做起了掌柜娘子,其余三个,包括如今的阮、玉两位妈妈在内,都还在王府当差。
姚氏本就不善庶务,产子后更是体弱,精力大不如前,便将府内一应事务全交在这三位心腹妈妈手中。
阮、玉二位妈妈自不用说,忠心为主,唯独那姓邹的妈妈,日渐僭越。眼看王爷不在,王妃不管事,小世子又年幼,她便在府内拉帮结派,排除异己,俨然一副王府主人的派头。更是找各种机会借口,将府库的财物往家中搬。
若有人不肯顺从她,她便不折手段将人赶出王府,甚至罗织罪名,陷害他人。
其他两位妈妈敢怒不敢言,悄悄修书与李泰然,禀明缘由。不料,那邹妈妈却勾结了个位高权重的歹人,妄图置两位主子于死地,好嫁祸当今圣上,挑起他和平北王之间的嫌隙,分化兄弟二人。
她们的书信送到半路就被拦下,与此同时,邹妈妈彻底与她们撕破脸,直接在王妃与小世子的食物里下毒,更安排了杀手,想要将王府之人统统赶尽杀绝!
他们的阴谋几乎得逞,为了逃命,姚氏与尚是幼童的李清越乔装从暗道逃出王府,从此流落民间。
当时他们母子二人一个病弱,一个幼小,又身无分文,幸而有阮、玉二位妈妈舍命相护,做尽脏活累活,换来衣食药物,养了他们整整半年,才等到找来的平北王。
李清越那时已经开始记事了,因为那段时间的相处,他对两位妈妈很是亲近,尤其是性子直率可爱的玉妈妈,他始终记得,那会儿隐姓埋名,他喊两位妈妈叫大姨、二姨的景象。
“对我来说,她们始终是我的姨妈。”李清越郑重地说。
文思雅要的也就是这句话。
知道了两位妈妈在丈夫和公婆心目中的份量,她便明白,日后该以何姿态与她们二人相处。
“我一定会敬重她们的。”她道。
李清越说:“我知道。”
她本就是心地善良的人,何况两位妈妈回来后,便决口不提那段往事。毕竟王妃娘娘流落民间,住过乡间一事,若被传扬开去,必定于名节有碍。她们便只说,是陪主子,去别院躲避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