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把他们推出来,主要是两人在勋贵中有威望。
现在南方的平叛大军主力,多是勋贵系的武将。
他们过来可以无缝衔接,直接指挥大军作战,不会闹出幺蛾子。
换成文官的话,光捋顺下面的关系,都要费不少的时间。
下达的军令,下面的武将愿不愿执行,也是一个未知数。
即便是当年辅政大臣时代,徐阁老亲自到前线督师,下面还是经常阳奉阴违。
最少李牧当初就是选择性执行命令,十分的实力顶多拿出了五六分。
其他各部情况也差不多,大家在执行命令前,首先在做的就是权衡利弊得失。
在这种背景下,前线吃败仗是正常的。
连续吃了几次亏,大家都在总结经验教训。
知道外行指挥内行打仗会出事,那就索性换内行上去试试。
甭管成国公和镇远侯的军事水平怎么样,反正肯定比前面那几位倒霉蛋文官总督强。
在军中又有不俗的威望,下面的将领愿意听命行事。
战场上表现再拉胯,也比继续派文官上阵强。
文官大员中,没人愿意担任平叛总督,也是促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
……
黄河边,望着翻滚的河水,乌力盖只觉得两眼一黑。
渡口处的船,早就不翼而飞。
前面留守的士兵,变成了一座京观。
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没了船,这可怎么回去啊!
跃马横渡黄河,想想就行了。
真要去尝试,那就是在祭祀河神。
“族长,渡船全部拉到了对岸,我们找遍了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找到船舶的影子。”
听到手下人带来的噩耗,乌力盖再次确定,这是敌人的阴谋。
难怪没有敌军拦截,有黄河天险阻隔,根本犯不着画蛇添足。
纵使就地打造木筏渡河,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是逃命的时候,任何耽搁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大军团灭。
“立即向上游转进,老子不信一直找不到机会渡河!”
乌力盖当机立断下达进军命令。
知道济南的虞军是硬骨头,他已经不想和敌人硬碰了。
惹不起,他躲得起,大不了就是绕路。
丢弃了全部的战利品,轻车简从的鬼方骑兵,行军速度比步兵快的多。
只要摆脱了追兵,后续渡河的机会多得去了。
嘴上说的硬气,内心深处,他还是非常忐忑。
在济南府损兵折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