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团练大臣的名头,白毅峰成功忽悠住了家乡父老,先后兼并了十几家民团,创建了湖南团军。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今天终于成了军。
战斗力姑且不论,最少有了军队的架子。
尽管队列有些乱,最少他这个主将训话的时候,下面没人敢交头接耳。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有白莲教贼寇犯境,我等湖广儿郎,岂容反贼放肆!
本官决定出兵,出兵增援常德……”
白毅峰的演讲注定是白费,同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士卒们聊常德,纯粹就是扯淡。
什么“川黔咽喉,云贵门户”,这些专属名词,大家根本理解不了。
见鼓舞士气失败,白毅峰立即意识到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随即宣布了赏格。
“斩获叛军首级一具,赏银二两。
斩杀叛军头目,赏银十两。
……
斩杀叛军伪王,赏银万两。
……”
能不能兑现奖励不知道,但这不影响他先画饼。
带着一群新兵蛋子上战场,如果士卒的士气还不行,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事实上,白毅峰根本就不想现在出兵。
怎奈朱阁老三令五声的催促,他这个有名无实的团练大臣,根本无力拒绝。
理论上,能够统领洞庭湖以南的民团,实际上这个临时位置根本就没有品级,甚至不能算朝廷正式编制。
短时间内,拿来忽悠人还凑合。
时间一旦长了,肯定会穿帮。
没有了朝廷的虎皮,还能不能指挥动下面的部队,那就很难说了。
为了兵权着想,他也必须出征。
只有到了战场上,打出亮眼的战绩,团军才能获得朝廷的承认。
不然他任命的这些百户、千户、游击、参将,全部都是笑话。
一旦让手下人知道了,他任命的官职朝廷不承认,队伍随时都有可能哗变。
尽管这些士卒,都是通过宗族关系拉起来的。
本质上,人家肯带着队伍加入,还是为了做官。
别看大家嘴上鄙视武将,真要是有机会当官,一个个还是抢着上。
毕竟,科举之路太过狭窄,能够一路高中的只是极少数。
大多数士绅子弟,科举之路都止步于童生,能中秀才的都算是族中优秀人才。
那么多子弟,光靠家族养活不行。
不适合读书的子弟,成年之后也要谋求生计。
在大虞朝,甭管什么职业,都比不上做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