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如果你想要抓住灵感的云雀,就要时时准备好网子。”
我们非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当你像罗素和爱因斯坦一样,先苦思一阵,再把那东西放掉,却又偷偷悬念的时候,它就进入“潜意识”。也可以说,当你带着“它”,在脑海里的大路上跑一阵之后,可以把它放进路边的草叶,让它自己找路,在深山野径里奔跑。
我绝不是乱说。据研究,我们左右两边的大脑是可以各自思索的。我们甚至可以用左脑想一件事,用右脑想另一件事。
我也记得你奶奶脑溢血时,医生说脑里有很多很多路,当这个地区毁了,路不通了,脑里会自动想办法绕道,开出新的路。正因此,许多脑溢血到不能说话,不能行走的人,能逐渐康复。
而且脑里的道路,有大有小,那些小路,你一阵子不用,就杂草丛生,相反的,愈是用的人,愈是畅通,而且能把小路走成大路,思想得更快、记忆得更好。
当你苦思不通,使自己陷于焦虑的时候,不如先放下,去做别的事,让问题在潜意识中蕴酿。
但是注意哟!你先要把它当件大事,才能驱动潜意识。如果你根本不在乎,或一“放下”,
就“全放下”了,完全不悬念着,就不可能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节奏法:抓住心灵的节奏
今天下午我拿了两张银行的提款卡给你看,要你比较有什么不同。
你看来看去,还翻过背面研究,笑说两张都是十六个数字,但一张是连续的,一张是分成三段,每段四个字。
答对了!
你知道为什么那个银行会用不一样的方式打数字吗?我没问过银行,但是我猜,八成因为他们发现十六个数字太长了,如果分成四段,比较好记,也比较好认,所以后发的卡片分了段。
我也相信,现在无论哪家银行的提款卡或信用卡,都把数字分段,是基于同一个原因。
许多事可以证明,我们的记忆在有节奏的情况下,能发挥得更好。
譬如唱歌背歌词,比背书快得多。但是当有人由歌曲中间一段问你,下面是什么词的时候,你可能得重新由那首歌的开头想起、唱起,直至唱到那一句,才把歌词想起来。背文章也常这样,有人突然考你“白居易《琵琶行》中,‘似诉平生不得志’下面是什么?”你可能会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接下来想到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为什么会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