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妈妈讲,也必定躲到楼下。
因为你知道我在写作,不能被打扰。
但是晚餐之后,虽然我还在书房工作,你却没什么顾忌,甚至经常进来找我讲话。
因为你知道我可能在跟台北办公室联络、发电邮、传真或给读者回信。这些事就算四周有点声音,也无妨;被打断,也影响不大。
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因为我发觉你下午回到家,正好我在写作,全家都安安静静,你却常用来东翻翻、西翻翻,上网聊聊天。又在吃完晚餐,家里两架电视都开着的时候,做数学和物理这些极需安静的事。
你有没有计算过,下午两点半放学,到七点多吃晚饭,你有将近五个小时安静而完整的时段。吃完晚餐,因为一肚子食物,不宜用脑,等到开始工作,距子夜已经不到三小时了。加上这时候,亚洲是白天,有许多越洋电话干扰。你忙一天,又累了,适合用来做费脑筋、要安静的功课吗?
你永远要心里有数——
什么是安静时段、什么是喧哗时段;什么是最佳思考时段,什么是脑袋最不灵光的时间。
当“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学习,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上网”,远比“别人学习的时候你上网,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学习”来得好哇!
“大时间”和“小时间”
说个故事给你听——
很多很多年前,纽约市非常穷,碰上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公立学校会突然宣布放假一个礼拜,号称“省油假”,真正的目的是那个礼拜可以把学校的暖气温度调低,省下不少买柴油的钱。
有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男生,回家告诉他爸爸,放省油假了。
“一个礼拜的假,加上前后的星期六、星期天,十足有九天假,你有什么计划吗?”男生的爸爸问。
“我就知道你会问我这问题。”男生得意地说:“我早想好了。第一,我要准备功课,因为放完假第二天就要考试。第二,我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世界名著。第三,我要找同学聊天,看场电影。”
“好极了!”他爸爸点点头,还赏了男生二十块美金。
转眼六天过去了。男生突然要他妈妈开车送他去图书馆。
被他爸爸听到了,问:“才借来的书,就要还了吗?”
“不是还书,是要借新的书。”男生喊:“我要写参加西屋科学奖的报告,要借好多参考书呢!”
妈妈赶快带他去图书馆。只是绕一圈,没借两本,因为重要的书都被别人先借走了。他们只好去书店买,花了一百多美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