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利的运用,可以说是“两全齐美”。
附加说明一下,“票会”只是新加坡的叫法。这样独特的民间融资的互助组织,其称法因地而异,如在泰国称为“会”。
“票会”集资,有其有利一方,但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毫无风险的集资方法。
在日本,“会”风是很盛行的,然而在 1984年,《读卖新闻》曾报道过一件大规模的连锁倒会。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在日本横滨的中华街。有一个大“会”。一个会首,把收来的约 700万日元的会款,融资给一家餐馆。然而,餐馆经营失利,结果是钱收不回来了,连累到其他的会,发生连锁反应,纷纷倒会,受害总额高达 3亿左右,受害人多达 400多人。
为了减少参加“票会”的风险,华侨参加的“会”中成员多为亲朋好友,他们彼此了解,互相信任。而当对方不是非常值得依靠的朋友,他们都要深思熟虑一番,以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欺骗。如果对方确出于一片真诚时,他们也会邀请在场的人一块儿参加。
2。喜欢集会在海外,华侨最喜欢集会。而且集会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同乡会、新善会、同业会等。这些名目种类繁多的集会,华侨们都会主动参加。他们认为,集会虽然浪费时间以及金钱,但却是消息最大来源。把得到的有用消息,利用到商业竞争中去,赚更多的钱。而且钱赚多了,交际范围就自然更广了,这样的人常常被推举为各种名誉职位的头衔。
因此,华侨太太抱怨说:“我先生又到××楼参加聚会去了,最近他一直很忙”。你这时可不要真的认为她是在诉苦,实际是在夸耀他的丈夫呢。这样,太太们经常鼓励自己的先生:“哎呀!不要老待在家里,去参加聚会,就是喝点酒再回来也无所谓!”
海外华侨这种赚钱的集会,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上面叙述的《读卖新闻》的报道就是一例。但是华侨决不会因噎而废食,不再搞“会”。他们即使失败了,也会养精蓄锐,以待东山再起。
3。本钱筹措法对于薪金阶层而言,大笔的资金是难以一下子独自筹集到的,华侨想出了一个本钱筹集法。这可以认为是一项共同事业或共同投资的资金,就拿股票投资来说吧,股票买卖以 1000股为一单位,如果一股 100元,那么一单位就要 10万元了。如何比较与其他公司的优劣势。。
这 5人研究小组选好投资对象后,开始在 5人中推举 1人为代表成为名义人,这时股票还是共同拥有。然后依次成为名义人,1O个月后,5个人每人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