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8226;普拉特为派克笔设计了著名的慧箭标志,这个标志今年才有,只有记者才这么时髦。
任文轩对着薛灵说道:“给我查大型报纸的编辑、记者。”
薛灵说道:“是!”
这时跟踪的情报员赶了回来,证实了任文轩的推测,此人叫高明,是《时务报》一个副刊编辑部主任。
“哦,正是此人,终于让我们给逮着了。”
望平街报馆云集,《北京洋场竹枝词》述“集中消息望平街,报馆东西栉比排。近有几家营别业,迁从他处另悬牌”。成为北京的新闻发布中心,人称“报馆街”。《时务报》、《新闻报》、《时报》三大报馆,在时务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争夺北京报业盟主。
《时务报》副刊编辑部主任高明匆匆赶回报馆他的办公室,他今天与日本特高课课长小野俊乌少佐见面,这让他感到有点心惊肉跳,因为他前几天给了日本人一份名单,原打算只是胡弄一下日本人就行了,因为日本说了他们只是掌握情况不会透露的。没想到日本人把情报透给了“军统”、“中统”,使很多共产党人和无辜的人遭到逮捕,这其中有他瞎编的人,还涉及了几个朋友,他彻底的被吓呆了。
他又一想,不对啊!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么多共产党机密,自己编的名单,有的已死了,有的是自己胡乱给起的名,根本就没有共产党,难道自己编的那么准?
为此很恼火,他约见了小野俊乌少佐质问为什么不守信,可是又没想到的是反而受到了俊乌少佐的要挟,而且态度蛮横,如果不和他们合作,就会公开这次情报的透露者。他妈的要不是自己前一段去日租界会友,就不会遭到特高课的秘密逮捕。为了保命答应了帮助他们,这一次算完了。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他,越想越冒冷汗,右手拿起毛巾左手摘下眼镜,把汗擦了擦,沮丧的看着这一切,觉得自己掉进了万丈深渊,坐在那里两眼发直静静地回想起往事……。小野的那句话至今在他脑海中回荡:
“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跳到黄河也洗不清’现在你就是跳到黄海也洗不清了,哈……哈……”
高明早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新闻系,毕业回国后即在北京《时务报》当一名记者,在《时务报》工作期间,接触到了一些进步的思想。1930年报业组织记者到苏联采访,高明是采访团成员之一,采访期间由于高明异常活跃又懂英文,被苏联克格勃看中。于是高明被苏联的大姑娘挑逗,两人发生了性关系,结果被抓了个现形。在克格勃威逼利诱下秘密的加入了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