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隆美尔传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

尔建议将隆美尔派往西线,这样,隆美尔便被派

去检查和加强“大西洋壁垒”的海岸防御工事。12

月1 日,隆美尔和他的参谋班子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二战进行到1943 年末到1944 年初,反法

西斯同盟各国巨大的经济潜力,日益发挥出明显的优

势,牢牢掌握了苏德战场、西线战场、太平洋战场的

战略主动权。苏美部队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意

大利也退出了“轴心”同盟。德、日法西斯已经感到

资源不足,兵力不济,转入防御阶段。

隆美尔对德国江河日下的局面也早有认识。早在

1943 年5 月至7 月底,他曾两次坦率地向希特勒

指出:德国赢得胜利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了。但他仍然非

常渴望去西线任职。在那里,他可以向英美部队进

行复仇。自二战以来,隆美尔主要同英军作战,在突

尼斯又与美军交手。离开北非后,他原以为在意大利

可以向英美部队复仇,但希望变成了泡影。

像大多数德军将领一样,隆美尔也非常担心英美

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成功。对地处中欧的德国来说,

两线作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这种地

缘上的劣势始终困绕着历代德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七年战争中(1756 —1763)

因两线作战差点使普鲁士亡了国,只是因俄国的彼得

沙皇关键时刻退出反普同盟才使弗里德里希二世避免

了一场灭顶之灾。 俾斯麦在统一德国过程中,外交

上纵横捭阖,成功地避免了两线乃至多线作战,才使

德意志第二帝国出现在中欧。一战中德国陷入两线作

战的困境是其惨败的重要原因。如今,第三帝国又一

次面临着两线作战的难题。隆美尔明白西线关系之重

大,现在他肩负重担,可一试身手,当然满心欢喜。

1943 年12 月18 日,隆美尔到了法国,这

是他1940 年放弃斯普克师指挥权后第一次回到这

里。但今非昔比,那时英军仓惶从敦刻尔克撤退,如

今面临的是英美和苏联。两三千架轰炸机的空袭已成

了家常便饭。数已百万计的盟军士兵正加紧训练,随

时都有可能进攻。

隆美尔在巴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