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前,他还向部队发出了进一步撤退的命令。此刻,
公路上已经一片混乱,意大利人和德国人你推我挤,
争先恐后地逃离阿拉曼屠场。然面在此时此刻,元首
却明令禁止撤退。他该怎么办?
下午2 点,他又和非洲军指挥官托马通了电话。
命令托马“要不遗余力地继续战斗”。 他向托马宣读
了希特勒的来电,并授予他直接指挥意阿雷艾特师的
坦克,并一再强调 :“把这项命令贯彻到士兵中去,
部队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托马认为这是一项
必然导致灭顶之灾的抉择。他建议撤下坦克,重新编
组。
“不能撤!元首命令我们竭尽全力坚守!不能撤
退 !”隆美尔对着话筒吼道。
托马迟疑了一阵,终于同意道 :“遵命。不过那
是总的策略。我们还得作一些小小的撤退 。”
隆美尔认可了这个办法。
下午4 点,他又派伯尔恩德中尉去柏林劝谏希特
勒,请他撤消那道灾难性的命令。此时隆美尔已认为
自己已在劫难逃。 他把所有积蓄的2。5 万意大利里
拉(约合60 美元)塞进信箱,请伯尔恩德一定平安地
转交给露西。
11 月4 日早晨7 点,陆军元帅凯塞林赶到隆美
尔这里。他本来是敦促隆美尔坚决执行元首命令的,
可当他看到德军仅剩下22 辆坦克时,便对隆美尔说:
“我觉得应把元首的电话看成是呼吁,而不是一成不
变的命令 。”隆美尔却诚惶诚恐地说 :“我认为元首
的指令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凯塞林劝他立即电告希特勒,就说部队损失惨重,
人员剧减,不可能再守住防线。要在非洲立足的唯一
机会完全取决于这次撤退战。凯塞林答应本人也劝谏
希特勒。
上午11 时,他得知几支意军部队正在没命地溃
逃,他又命令他们的指挥强迫部队重新调头去战斗。
中午12 点,拜尔莱因向隆美尔报告,冯·托马将军
谴责坚守命令是“发疯 ”,他挂上自己所有的勋章,
乘坦克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了。拜尔莱因还说,他
还在前沿看到托马削瘦的身影伫立在一辆燃烧的坦克
旁,当英军坦克迎上来时,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