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朱元璋摇摇头,
“那是杨宪?”刘伯温继续猜测道。
“也不是!”朱元璋又摇了摇头。
刘伯温一个机灵,恍然大悟道:“难道是....陛下您?”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哈!咱直接告诉你吧,是朱桐!那小子可是出息了!”
刘伯温闻言一脸的惊诧,急忙跪地说道:“恭贺陛下,这是我大明之幸啊!是陛下之福!”
“臣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朱大人,看来我大明又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贤才,此人之才远胜于朝内所有大员。”
“此南北恩科之策,若非圣贤岂能提出,臣佩服,臣佩服地五体投地!”
朱元璋道:“起来吧,起来吧,咱还要你好好辅佐朱桐,这次恩科北场你多留意留意!”
虽然朱桐每次都给他惊喜,但作为父亲,哪能真的放心的下,有刘伯温这样的大臣在身边朱元璋也心安一点。
刘伯温闻言,心中很是激动,因为陛下此举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典,如果他能辅佐新君。
定能再创丰功伟绩,也不用担心身后之事。
“谢陛下隆恩,臣定当全力辅佐朱大人,万死不辞!”刘伯温谢恩道。
......
中书省。
朱桐将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这时刘伯温奉命前来。
朱桐见刘伯温来了,急忙上前拱手行礼道:“刘大人,您可算来了!”
刚刚朱桐派人前去,传唤刘伯温,结果愣是等了足足一下午。
“朱大人久等了,老夫刚刚有些要事,耽搁了!”刘伯温道。
“无妨!咱请您来呢是想请你担任北场的恩科主考,咱想以刘公之才,足以担起主考官一职。”朱桐道。
刘伯温闻言立刻激动不已,心想,担任恩科主考,那是何等的荣耀,那是历代文人仕子可遇而不可求之事。
大皇子对自己的恩典太重了,我刘基真是三生有幸,得到如此恩宠!
随即弓身说道:“朱大人,老夫就不说那套虚词了,您且看好老夫定会不负众望!”
殿试结束后。
应天府又恢复了,前日的热闹,大街小巷都在庆祝此次恩科的顺利结束。
整个京城都洋溢着喜庆,充满了希望。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恩科已经被人遗忘殆尽,朱桐却还继续忙碌着。
就在这时,中书省来了几名新科进士,第一位便是李进。
胡惟庸见来人是李进,瞬间就想到了马南山之案,朱桐杀了马南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