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的大明江山。
可是岁月不饶人呐!怪不得历代王侯将相,争先恐后的追求长生不老,也实属无奈啊!
看着笼罩了一层黑雾的北疆地图,朱元璋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名字。
饱含风霜的嘴唇,颤颤巍巍地吐出几个字:“大明....桐儿...大明...”
时间不多了,必须加快步伐了,江山...
就在此时,窗外天空中划过一道白光,极为迅速,极其的块。
朱元璋立刻有种说不明白的感觉,随即对着殿外宦官喊道:“传刘伯温进宫!”
竟管在朱元璋心中如何波涛汹涌,但从外表看整个应天府却是十分喜庆,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谁都不知晓,五前天乾清宫内朱元璋与刘伯温说了什么。
准确的说是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有人来过乾清宫,至于那名传令的宦官,也永远从历史上消失了身影。
那一晚仿佛从未出现过,当事人也都莫名其妙的将之淡化,并不在提及此事。
过了五天,备考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因为是新朝首届恩科,就连老百姓也十分关注此事,像极了数百年之后的奥林匹克。
所有的学子异常的紧张,面部的肌肉都在抽搐着,疯狂的翻阅四书五经。
应天府文庙里挤满了求仙拜佛之人,甚至还有来自高丽的参考学子,梳子油亮亮的辫子。
跪在团蒲上,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
国子监外。
朱桐在杨宪的陪同下前去视察各个会馆,对考生的安排情况。
“朱大人,此次马南山案,你是又在陛下面前立了一功啊!”杨宪说道。
朱桐微微一笑,未作回答,自顾往前走着,这时杨宪又说道:“朱大人,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大人有何指教,就竟管说吧,在下一定谨慎待之!”朱桐说着看向了杨宪。
心中却是知道,这杨宪一定不会说什么好话,前几天办案时一个劲儿的掺和,从那个时候起就注意上他了。
“朱大人,马南山此案未完全办完哦!”杨宪试探道。
“哦?杨大人此话怎将?”朱桐不解地问道。
“您虽然办案结束了,但是马南山是李相的义侄,这贪污的账款你就没仔细深入查探一番?”
“您要清楚,李相可与您有杀子之仇啊,您不将案子办的干净利索,打蛇不成,小心反被毒蛇咬了!”杨宪说着看向了朱桐。
朱桐闻言心中也是一阵担忧,此事以前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