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竟然如此礼遇朱桐。
能让殿下如此对待之人除了宋濂,好像就再无其他外人了吧?
朱桐到底有什么神气之处,让陛下、让太子殿下以及老师都如此看重?
这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宠幸,事情看来越发复杂了。
没有那么简单。
朱桐闻言,毫不犹豫地回道:“还请殿下吩咐,臣定当全力辅助殿下,绝不会让陛下以及殿下有所失望。”
之前朱标对他照顾有加,此恩不得不报,故而痛快的答应了。
朱标闻言笑着道:“我下午便向父皇禀报一切就有劳兄长了!”
......
朝会。
春闱之事如同一些传统祭祀节日一般,整个儿大明王朝都是一片喜庆。
全国各地都以自己最为隆重的形式庆祝着这个日子。
所有的应试举子都成为了当下最为耀眼的明星,各个府衙酒肆、餐馆都为举子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优惠。
然而朝廷对举子的安排,也是让所有人对科举充满了羡慕与向往。
为了使恩科考试更为顺利,不出一丝丝差错,朱元璋特地有举行了一次朝会。
朝会上朱元璋穿的比往日要耀眼多了,这位一项节俭的天子今日却如此这般。
其对此次恩科之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奉天殿上,杨宪将奏折呈给朱元璋。
禀报道:“启禀陛下,臣已将诸位举子安置妥当,应天府的防备也做了特别的调整......”
“请陛下过目!”
“杨宪!你这件事给咱办的不错,哈哈哈!”朱元璋笑道。
说罢将奏折放下,又继续说道:
“咱觉得,就由宋濂担任主考官吧!诸位以为如何啊?”
“宋大人前朝进士,对科考有诸多实践之谈,可以胜任此事!”李善长上前说道。
“相国大人言之有理,由宋大人担任此职将万无一失!”胡惟庸也上前附和道。
朱元璋看了看刘伯温问道:“刘伯温,你觉得如何?”
此等决策之事,必须听取每一位臣子的意见建议,才会查漏补缺,使行政减少失误。
“臣也以为宋大人最为合适,科举之事讲究个公平公正,主考官等必须是公正无私,才会让恩科举行的十分顺利。”
“也能体现出陛下的恩典,让中举的士子感激朝廷,效忠陛下,让未中举之士子也胸无怨言。”
“宋大人向来公正无私,担当此任在合适不过了。”刘伯温道。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