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
“这盐不对!”
随即将碗放在桌子上,回过头对朱标说道,
“将御膳房的厨子给咱叫来!”
朱标见状,急忙跟朱元璋解释道:
“不必了父皇,儿臣知道此盐从何而来。”
朱元璋眼睛一斜,满脸好奇的盯着朱标看着,
“哦?你说说看!”
朱标缓缓解释道:
“父皇,您还记得皇兄吗?”
“难道这和他有关系?”
朱元璋道。
“您不知,皇兄本事可大着呢,这盐就是他亲自制成的,今日他还送我一包,母后当时也在场。”
朱标娓娓道来,朱元璋却听着若有所思,他不禁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儿子充满了好奇,年纪轻轻却多才多艺,他预感。
此子还有为人不知的本事,倒是激起了他的兴趣,比如找个机会给他委派的任务,或者前去考验考验他。
这时朱标一句话打断了他的思路,
“父皇,儿臣以为应当让皇兄入朝为父皇分忧,不可如此埋没人才。”
朱元璋心中一喜,自己正有此想法,不愧是咱的儿子,见识这般深邃、老道,但现在又不能着急于是便说:
“此事不急,有机会自然要让他历练历练。”
说着朱元璋喝完最后一口粥,伸了伸懒腰,便又继续朝着大明疆域图走去,看着西北边界蠢蠢欲动。
再说刘伯温府内,
刘伯温刚刚下朝回来,便一头扎进书房一直没有出来,儿子刘琏三番五次敲门都被呵斥退,众人皆不敢上前一步,管家还准备邀功请赏,却被这一阵势给吓得魂魄全飞。
在刘琏记忆中父亲很少发脾气,一旦发脾气就是意味着将有振动天下的大事要发生,上次还是蒙元当政,朝廷要准备新修黄河堤坝,父亲便也是将自己锁着书房里。
结果爆发了农民起义,蒙元被推翻,此时也被天下传的沸沸扬扬,神乎其神。
此时的刘琏愣是双腿打颤,冷汗直流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滑下的汗珠,直勾勾的盯着父亲的书房,害怕父亲又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
而管家刚刚来刘府不久,对此事全然不知,只是一无是处站的在那儿。
这时,嘎吱一声,书房门缓缓打开,刘伯温从书房里出来,儿子刘琏赶忙上前询问情况。
“父亲!可是又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吗?”
刘伯温扇了扇羽扇,长舒一口气,没有作答,反而看着一旁的管家道:
“你是有什么事情要向我禀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