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了。”
言下之意便是他这么受宠,向老师推免个把研究生还不是小事一桩。
国医讲究传承。
当年梁恺之名声不显的时候,他和阎立民以及另外两位师兄师姐就拜在他门下学医,这么多年下来的情谊实与父子无异,远非寻常师生可比。
早在上半年的时候他就和梁老打过招呼,说明年想推免一个学生到他门下学医,梁老也答应了只要宁栀真的品学兼优,且有天赋,他就收这个徒弟。
孔国权最不担心的就是宁栀的天赋了,全华国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有天赋。
升学的问题不用担心了,可别的需要担心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国医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对国医的偏见,以及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有些国医尤其是那些真正能治好病的老国医受到的不公正对待。
现代社会对于国医还没有一套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评判标准,法律在这一块的态度就显得有些冷酷无情。
前两年甚至还发生过治不好病的西医平安无事,治好病的国医却要担负刑事责任这样荒谬可笑的事情。
这件事传出来以后,对于传统医学的发展打击非常之大。
宁栀现在还是个学生,名声不显,就算偶尔治好一两个奇症病人也不碍事,可将来他的这些秘方说不好可能就碍着了某些人的利益,给他招惹祸事。
所以他才极力推荐宁栀跟着梁老读硕读博,因为梁老在业界有一定的威望,这么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宁栀将来如果真遇到了什么麻烦事老师还能站出来庇护他。
不得不说孔国权为了宁栀的将来也是操碎了心,跟对亲儿子没什么两样了。
宁栀也投桃报李,给孔国权把了一回脉,说:“回头我给您炼两炉养身丸,好好调养调养。”
争取能长命百岁。
养身丸听名字就知道是干嘛用的,上了年纪的人对这个东西一般都很难拒绝。
孔国权一听有些意动:“贵吗?”
“我送你。”宁栀现在不那么缺钱了,孔国权又一直帮他,给他炼两炉养身丸还是炼得起的。
孔国权自认为是宁栀的师长,很有自己的原则,不肯占宁栀的便宜,摇头拒绝了。
“算了,现在我还用不上,等过几年我的身体真出了什么大毛病,那个时候再拜托你好了。”
宁栀:“……”
刚进门就听到自己老爸像交代后事一样的孔小川:“……”
孔国权听到声响扭头看了一副死气沉沉模样的儿子,说:“回来了?”
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