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一般,将整个世界染成了只有白色的世界。
城内各处显得很干净,却又十分的杂乱。
或许,这是自庆国压服诸国几十年以来,最让国民悲伤的一天。
庆帝驾崩的消息还是传了开去。
不是臆测,而是有着充足的证据且十分的肯定。
当消息越传越盛,整个局面也变得愈演愈烈不可控起来。皇宫之内,太后当机立断,不光是让大东山周边的州军前往,更是派出了一千禁卫军前往大东山,名为迎回陛下的遗体,实则是搜索的举动。
事到如今,陛下还活着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都到了这种情形庆帝都不现身处理,除了已经身亡便不再有其他可能。太后向天下发出了讣闻。
先是京都的百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各门各户,或自愿或被迫,就连一些商业铺子都是挂上了白色的灯笼。庆帝在时,或许对满城文武有着压制,但对百姓而言却是极好的。
他们并不清楚庆帝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们只会看他做了什么。
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当一个人死后,才会想到他的好处。
这一天,举国同辈。
染疾病死,这就是满朝文武告诉世人的答案,他们悲伤,然后开始了新的一轮争权夺利,甚至是将原本处于水下的试探与斗争摆在了台面之上。有因惶恐而寻求稳定之人在尽力控制着局面,不让庆国因动乱而崩溃。
他们迫切的希望一位皇子尽快上位,不管他是谁都好,只有如此才能稳定庆国的朝政。
是以,他们对争斗的几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纵容,一边又在维持,堪称是苦不堪言。
知道大东山真相的各位大臣将一切都怪在了范闲的头上,范建被软禁在了府中,人们需要一个宣泄口,而范家,就是这么一个口子。
太后悲痛,所以她在做着让太子上位的准备工作。
她必须要把庆国完完整整的交到下一代的手中,如此,哪怕她之后闭上眼睛,也能安心。
她已经好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了。
几位顾政大臣陆续进了皇宫
太子悲痛,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跳跃的火焰,注视着广信宫的方向,片刻后又马上熄灭。
整理了一下服饰,他如今,越来越像庆帝了。
这是满朝大臣欣慰的地方。
尽管他们对于太子失德一事满是不屑,但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怎样都好,现在的庆国需要重新构陷金字塔的都最顶端。
同时,他们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