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奖/提名。
赫莲娜·蒙奇在得到陆严河的态度和同意后,为黄峰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好莱坞已经连续十年没有表彰过未成年人演员的优秀表演了”。
这个刁钻的主题,就是赫莲娜·蒙奇的手笔。
她不谈黄峰的表演有多好,多受认同,而是从行业的角度,去论证在今年去表彰黄峰的表演,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一点,跟当年梅丽尔·斯特里普靠《铁娘子》拿下第三座奥斯卡表演奖杯时的公关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那一次她的公关策略还比较倾向于以她来做文章——
梅丽尔·斯特里普上次拿小金人已经过了29年了!《铁娘子》中的表演理所应当让她再赢一次!
这句话,贯穿着梅丽尔那一年的公关始终。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梅丽尔之前已经“二封”,对奥斯卡来说,三封的难度极大,四封在史上更是只有一位。
所以,她的公关团队用“29年没拿奖”,来对冲评委们投票时对“三封”的顾虑,打动评委们愿意再次投票。
赫莲娜·蒙奇的这一手笔,让陆严河心中其实大为赞赏。
兵出奇招。
就像杨紫琼封后那年,遇到大势的凯特·布兰切特,最终就是靠“我是第一个有希望拿到最佳女主角的亚裔,我希望我获奖可以鼓舞所有的亚裔,告诉所有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不可能三个字”,直接从行业角度去打“道德战”和“行业意义战”,为自己最终拿下影后铺就坚实基础。
公关——
某种程度上,也是打辩论,是演讲,是各陈其词。
赫莲娜·蒙奇说,绿谷那边的公关人员也已经全员出动了,陪同名人、有投票权的学院成员观看《热带雨季》,一票一票地攒基本盘。
这都是在规则之内的公关手段。
不能送礼,不能贿赂,不能发邮件说你们不要给别人投票……但能做的也不少。
赫莲娜·蒙奇说:“我看过你很多的获奖感言,这是你最大的优势,因为很有感染力,所以,我希望能够为你创造更多的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这能让大家对你的好感度大增。”
美国,真的是一个非常看重“演讲”的国家。
总统竞选也演讲。
陆严河也知道,赫莲娜·蒙奇所说的这个,还真不是假的。
2025年的奥斯卡,黛米·摩尔在米奇·麦迪森最终拿奖之前,之所以是第一号种子,就来自于她在金球奖上的获奖感言,在那之前的各家预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