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这两个部门,最佳外语片部门,《热带雨季》也不出所料地入围了。
但是,有点意外的是,在最佳女配角部门,前期影评人和媒体呼声很高的秦淑兰,却没有入围。
公关团队都有点犹豫,秦淑兰在最佳女配角这个奖项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是不是前期的判断失误了,是不是……要放弃公关。
“没事,这只是两个影评人的奖项,只是参照,没有决定性因素。”陆严河跟这部电影的公关经理赫莲娜·蒙奇说,“前期整个评论环境对于秦老师的态度是很积极的,即使最后没有办法拿到奥斯卡提名,也能帮助秦老师被好莱坞和欧美电影圈认识。”
陆严河不想把现在所有的努力、公关和付出,全都寄托到一个未知的奥斯卡提名上——
虽然它是主要目的,但实际上,最关键的,是在这长达三到四个月的公关过程中,你作为一个电影人,一次一次地被提及、被讨论、被表扬甚至是被批评,无论是什么,你的名字一次次地被这个行业听到、留下印象,然后,且不说你会通过这个颁奖季的旅程积累多少的粉丝、多大的知名度,你一定会在这个行业掌握着影视资源的那批人心中留下印象。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事业上的进步和拓展?
就像今年奥斯卡,虽然最后黛米·摩尔没有干得过《阿诺拉》的米奇·麦迪森,但是,毋庸置疑,在漫长的颁奖季中,有了巨大的暴光和热烈的讨论,她的事业再一次来到了巅峰时刻。
接下来她在好莱坞接戏,一定会迎来一个最好的窗口期。
在好莱坞,五、六十岁的亚裔女性面孔是很稀缺的——当然,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说得好像是本身需求很大而供求不多似的。
但是,一个项目,一个剧本,一个角色,除了特定的情况,其实既可以由欧美人来演,也可以由亚洲人来演。
如果秦淑兰在好莱坞有了知名度,就像韩国的那位尹汝贞,大项目、好项目一个接一个,虽然不是什么主角,可从项目设置来看,也是重要的关键性角色。
作为一个演员,只要自己在舞台上,你永远有希望等来一个事业转折的契机。
就像在好莱坞演了那么多年配角的杨紫琼,等来了《瞬息全宇宙》。
就像在好莱坞几乎已经可以说过气的黛米·摩尔,等来了《某种物质》。
就像沉寂多年的布兰登·费舍,乘《鲸》归来。
陆严河的想法很简单,拿不拿提名、拿不拿奖都是其次,首先先上桌。
上了桌,才能有资格说吃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