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的官位。
不然……
不识好歹的孩子,可是会被大人打屁股的!
而这正是赵煦需要的。
恐慌,会让人失去理智,进而做出一些原本不会做的事情。
再配合着汴京新报的放风,加上安惇等人的聪明智慧。
赵煦知道的,他会拿到他想要的东西的。
至于李雍案的真相?
谁在乎?
反正赵煦不在乎!
他是成年人,只想要利益的成年人。
文彦博听着赵煦的话,自是躬身道:“启奏陛下,朝中宰执施政,乃秉两宫慈圣旨意,陛下圣心而为,老臣怎会有非议?”
赵煦微笑着。
陛下圣心这四个字,真是深得他心!
要不怎么说,文彦博能历四朝而始终受赵官家们的喜欢呢?
这政治觉悟,简直了!
“至于陛下施政,老臣观之,深得先王之教,深孚圣人之道……”
“老臣恭维、庆贺都来不及……”
看看人家!
赵煦现在真想把司马光喊来——司马公,学学吧!这才是大臣!
“老臣这两日,只是想要修养修养……”
“不知为何,外界竟有那许多流言蜚语,竟劳动官家,圣驾亲临……实在有罪啊!”
说着,文彦博就要下拜。
嗯,虽然他文彦博让人放了风。
可现在,整个汴京城都知道,文太师发脾气了,这可绝不是他做的。
他文彦博文宽夫也没这么大能耐。
谁做的?自己心里有数。
文彦博小心的抬起头,看着在他面前的这个年少的小官家。
不过十岁,就已翻身为云,覆手为雨。
他文彦博才翘了一下屁股,没来得及做其他事情,眨眨眼整个汴京城就沸沸扬扬了。
不知道的人,恐怕会在心里面嘀咕——他文彦博该不会和宫里面早就通过气了吧?
你们君臣搁这唱三国?(北宋瓦子,已有三国说书的段子,三国演义的很多故事桥段原形最早发源于北宋)
赵煦自是立刻伸手,轻轻托住了这个根本没有诚意的老货——他都没有用力,文彦博就被托住了。
“太师……就算没有此事,其实朕也打算在太师今岁大寿的时候,来太师府邸给太师道贺的……”
“顺便也带甘泉县君,回来探亲……”
“今日只是提前来看看,也没有别的意思……”
“待太师大寿日,朕再与甘泉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