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赵煦在这里,肯定会告诉章惇——不,那是钞能力。
大宋外戚,只要有钱捞,就一切好说。
这是他们的天性。
……
汴京,皇城大内,庆寿宫。
端午宫宴,渐渐进入尾声。
入宫的命妇们,已经相继拜辞而去。
关系一般的宗室,更是早早的识趣拜辞。
剩下的,就都是赵煦这一支关系密切的人了。
嗣濮王赵宗晖,作为英庙在世的长兄,自然是被安排着,坐在最靠近赵煦的地方。
然后是大宗正赵宗晟,同知大宗正赵宗景。
接着是仁庙在世的两位公主——周国大长公主及其丈夫钱景臻,以及魏国大长公主及其丈夫郭献卿。
在这两位公主的对面,则坐着英庙依然在世两位胞妹。
延安郡主及其丈夫供备库使曹诵,以及建宁郡主与其丈夫左藏库使刘承绪。
这两位郡主中,以延安郡主身份最为特殊。
因为她是英庙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在这两位郡主身边的,则是先帝的胞妹,赵煦的亲姑姑,冀国大长公主和其丈夫驸马都尉、密州观察使张敦礼。
已故的燕国大长公主的丈夫王守约,则坐在张敦礼的身边。
徐王赵颢、荆王赵覠,则带着入宫的家小,坐在了这两位公主的对面。
看到了吧!
皇室关系,就是这么的错综复杂。
这也是赵煦,一直要优容曹家、刘家、杨家这些过气外戚的原因。
他们是过气了。
可底蕴还在呢!
这些家伙,成事是肯定不行的。
但坏事的本领,却一直大的很。
熙宁以来,他们在朝堂内外,搅风搅雨,在宫里面上跳下蹿。
不把这些人喂饱了,根本别想做事。
当然,也不能一味优容,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不然他们就会得意忘形,肆无忌惮,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
看看现在,那几位驸马都尉,一个比一个乖巧。
特别是在太学经过深造和熏陶后的郭献卿,坐在魏国大长公主身边,夫妻如胶似漆,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待到宴席将尽,魏国大长公主,领着郭献卿来到帷幕前谢恩。
“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圣,皇帝陛下加隆恩于臣妾……妾恭谢隆恩!”
郭献卿立刻跟着叩首,就像一条小狼狗一样,乖乖的贴在了自己女主人身后。
帷幕内的两宫和赵煦,看到这一幕都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