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来了。
“往年这个时候,金明池内,大宋禁军也会举行龙舟竞赛。”
“天子甚至会亲临金明池,与民同乐。”
“往往这个时候,金明池内观者数以十万……”章惇感慨着,不由得唏嘘起来。
如今官家还在守孝期间。
金明池的龙舟竞赛,肯定是没戏。
今年的中元节、中秋节庆典,也不会举办的,元宵灯会更是想也不用想。
这些堪称是天下第一的盛会,还得等两年。
等天子孝期结束,才能真正的操办起来。
章惇正感慨着,高遵惠已经拿着一杯菖蒲酒,醉醺醺的来到了章惇面前。
这位太皇太后的叔叔,如今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从汴京来的消息,这位国亲注定要高升。
高遵惠本是正八品的文臣朝官,寄禄官在南下前,为奉议郎。
南下时,以特旨换武资,国朝之制,以文资换武资,可升一级任用。
于是,高遵惠摇身一变,成为从七品的武臣,特旨授为左藏库使,以左藏库使而为广西走马承受公事。
对外戚来说,这属于是过渡。
这次南下,即使他寸功未立,回朝后也可以安然直升皇城使。
而他现在,立功了!
江北各州土司、广西经略使司上下,都上报朝廷——广西走马承受公事高遵惠,用义怀远,谋略远方,优抚百姓。
功劳自然不是一点。
于是,朝堂欣然接受。
所以,根据汴京的消息,高遵惠回京后论功,遥郡肯定是跑不了,就看武臣阶定在横行官的哪一阶了。
搞不好,过几年,这位国亲就将拜正任。
这就是外戚。
只要稍微立一点功,勉强可以堵住别人的嘴,升官就和喝水一样轻松,外人自是羡慕不来的。
更让人眼红的,还是这位国亲,在交趾做了好大买卖。
到现在,都一直还有从明州那边来的商贾甚至是官兵押送着明州的甘蔗苗千里迢迢而来。
听说,是官家出了内帑,给明州、苏州那边拨了钱,购买甘蔗苗。
而明州知州陈睦那个家伙,从来都是以跪舔天子出名的大臣。
别说官家肯给钱了。
就算是一毛不拔,陈睦那个家伙,也会拿着衙门公使钱,从民间大肆购买甘蔗苗,送来这边。
于是,交州北方各州的甘蔗田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
章惇听说,现在都快十几万亩了。
委实有点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