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被耶律德光杀了?之前石敬瑭入洛阳的时候,居然没有处理掉这两人?”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好吗。
按理来说,这两个人杀掉了耶律倍,那么即便耶律德光和耶律倍两人之间是有着皇位争夺的关系,耶律德光也应当处理了这两人,就像现在他杀掉这两人一样。为兄长、先太子报仇,这也是收拢人心、展现胸怀、确立正统的一部分。
——况且,从当时耶律倍跑到后唐以后还和契丹多有联络来看,这二人还不至于关系恶劣到什么生死仇敌、你死我活、二者只能存一的境况。
那么,这两人怎么活到现在的?
难不成是石敬瑭从中干了什么,让这二人才能一直逍遥?
刘彻想了想就抛开了这个问题,左右不过那几种可能。他看着耶律德光的其他举措,笑了:“果然,杜重威等人没什么好结果。”
张彦泽就不说了,就算不说他投降的问题,看起来也劫掠民财不少,自然被处理了以平民愤,而杜重威那些人呢,显然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说到底,这些都不是什么自己人。
相反,倒是后晋那些重要大臣依旧被耶律德光重用。
而耶律德光……看起来,最终也没有能够在中原扎下根来。
【当然,在制度服饰方面,耶律德光依旧沿用了辽朝原本两面官制,后晋朝堂礼仪官服等皆如旧制。
而关于赵延寿的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则还有一番说法。
耶律德光起初也曾经许诺过赵延寿中原帝位。
而攻破京城后,赵延寿也察觉出来耶律德光并没有打算真的立自己为帝,于是通过李崧向耶律德光提了自己的想法:不如立我为皇太子?
这说到底也算是一种迂回婉转的试探。
而耶律德光的态度也很坚定:立一个皇帝?不可能的。于是耶律德光就拒绝了这个立皇太子的要求,并说:“朕听闻皇太子必须时天子的儿子,燕王怎么可以呢?”
但赵延寿确实出力良多,不仅在三次南下中奋力作战,还劝阻了耶律德光想要将后晋降卒全部杀掉以绝后患的想法,又是一面非常合适的面向汉人的旗帜,耶律德光就决定给他加官安抚。
辽朝的翰林承旨张砺于是拟旨,赵延寿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燕王如故。耶律德光看后,将“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划掉,剩下的就是最后赵延寿加封的职位。】
宋朝,开宝年间。
对于赵延寿,总体而言赵匡胤是厌恶的。他先是和养父赵德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