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耶律倍
明朝,洪武年间。
“我怎么记得,这个耶律倍后来还活的好好的,直到被后唐那个谁……李从珂杀掉?”朱柏道,辽太宗继位后,应天皇太后和辽太宗都没有杀这个前任皇太子,这就很不同了。
坦白讲,即使说耶律倍没有威胁到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的能力,但为了稳定,起码也会把他看管起来,甚至让他悄悄死掉才对。
朱橚道:“辽太宗确实对这个兄长有过长期的监视来着,当时他还是东丹国国主吧。”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彻吐槽:“这耶律倍也是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能了……还挺有自知之明的。”这和他那个兄长就不同,不过,或许也是因为耶律倍年岁要大于刘荣,阅历和见识也要超过刘荣。
刘启点头,对述律平的手腕充满欣赏——在皇帝死后,迅速掌控局面,又能够不优柔寡断,快刀斩乱麻,该杀的就杀,该决断的时候决断,何等优秀的头脑和心性!
他顺手把这件事当做正面案例教育刘彻:“彻儿,你记住了吗?要做什么事情,就要像这位应天太后一样,该下手就立刻下手,不要犹豫怀疑;有了目标的话,只要可行,就坚决为目标行动,不要瞻前顾后然后错失良机了。”
他说的内容,不只是日常朝堂,也包括大方向制定,还包括继承人的选择上。
刘启自己废掉栗姬母子,其中一部分原因,不也正是因为栗姬既不能够做到仁慈大度的表面功夫,可又没有足够果决睿智的眼光和手段吗?
不愿意照料其他皇子也就罢了,那就要有足够的手段和头脑来保证能够压制住这天下啊!王娡就比她要有脑子。
刘彻点点头:“儿子明白,该决断的时候一定要决断,像天幕中这样杀掉大臣就是决断的手段。”述律平用这样的手段,加上她原本就具有的权威,掌控住了契丹,才推动耶律德光上位。而耶律德光从当时看,是一个有为皇子、不错的君王人选,从后来看,也是一个明主。
至于耶律倍很惨、很倒霉?没有人在乎。他们都不是很在意刘荣惨不惨,何况与自己没有关系的耶律倍呢。
对于一个执政者而言,心仪的、合适的继承人,当然要比其他人、包括自己儿子惨不惨重要的多。
秦朝。
有大臣感叹:“所以,这又是一个非正常登基的皇帝啊!”
天幕讲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皇帝算是绝对正常的登基,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就是有那样的问题。
【耶律德光登基后,自然要稳固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