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汉文帝(完)
秦朝。
嬴政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
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也并不算好,赵国为质,人间疾苦也是见识过的,可即便这样,他也决不能想象吸吮脓血——不管是自己给别人,还是别人、比如扶苏等给自己吸吮。
【刘启一即位,首先便把邓通革职;随后又有人告发邓通曾经私自跑到境外铸钱,刘启把邓通下狱审问,发现情况属实,于是定案,不仅没收了邓通的所有财产,还让他欠债几亿万钱。
馆陶长公主赏赐钱财,官吏就随即没收用来还债,邓通身上连一只簪子都没有。
无奈,馆陶长公主只能派人给邓通衣食,让他勉强能糊口。邓通最终没有得到一个钱,死在所寄居的人家。】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和好大儿刘启默默对视,双方情绪都非常稳定。
父子两人都半天没有说话,最后刘恒率先把目光重新移回了天幕上,随后刘启也移开了目光——那个时候确实是邓通有罪啊,而且,吮吸脓血这事儿……
汉朝初年。
刘邦挑挑眉,似笑非笑:“这个叫刘启的小子,他的性格和手段……”可比刘恒这个父亲直白酷烈得多啊。这样的新帝,面对大汉当时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完全可以有所推断。
那就是,没多久就来上一场大手笔——就算不是如此,也绝对不是刘恒那般表面怀柔、暗中慢慢蚕食的方式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
他可还没有忘记,天幕之前讲到贾谊的时候,提到的贾谊上书中大汉存在的种种问题。那些问题,他不认为刘恒在位期间能够基本解决,相反,多半还是要轮到这一位后继之君来扫清这些障碍。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对于刘启的这件事情并不在意,只是从中联想到了后来刘启的风评:“早先时期,汉景帝尚且为明德遵业,可后来就变成了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刻薄任数,以诈力御下,还真是……”
他略略冷笑,指尖敲击着扶手。
不可否认,刘启确实在性格方面与刘恒并不相同,存在骄矜剽悍的一面,做的事情也贯彻了他的性格,基本上能不委屈就不委屈自己。但,这有什么问题吗?
对他的批判,一则集中在他削藩引动七国之乱上,一则在他废立皇后和太子上,再有就是在他诛杀大臣上。
但是,天地良心,这有什么错?!
即使自己就是藩王上位,朱棣也要为刘启削藩表示赞同,削藩就是削藩,政治就是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