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舅舅,当然是因为有一堆小皇帝了!小皇帝!一堆!
这样的情况,不出来几个舅舅,还能有什么办法?而等到皇帝长成,舅舅们自然也得退位。
不光刘秀的脸绿了,他的心腹大臣们的脸同样绿了。
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情况显然是最糟糕的一种了。他们不仅需要担忧大汉的未来,还需要担忧自己家族的未来——都是小皇帝,说明天子更迭频繁,这样自然会朝政不稳,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一个家族都需要殚精竭虑,还未必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为什么,朕的子孙会寿数不久?!”刘秀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句话。
听到的大臣们同样头皮一紧,陛下的意思……
这到底是人为所致,还是天意如此?若是人为,那一场整顿清洗不可避免;若是天意,若是天意……那就更可怕了。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隆科多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向康熙请罪:“皇上,奴才有罪……”
就在去年,隆科多被康熙授为一等侍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可以说备受康熙信重,是朝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如今,他自然也在虽皇帝一同观看神迹的人选之中。
康熙暂时没有管他,而是想着另一个问题:下一任皇帝,是保成吗?保成为什么会干掉隆科多?莫非当真是因为隆科多行为越矩、有违上意?
这个解释没问题,但另一个问题在于,保成会称隆科多为舅舅?
【汉朝的外戚贯穿了整个王朝,这并非某一任皇帝宠爱加恩母族或妻族,而是一种制度化。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外戚并非是祸乱天下的根源,而是皇帝治理天下、稳固统治的重要助手。
皇帝们信任外戚,远甚于其他朝臣,亦或者同姓宗族王侯。
而在国家体制尚且正常运转的时期,外戚们也并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即使没有过人的才能、不能为皇帝开疆拓土,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皇帝稳固统治、对抗其他力量集团贡献了力量。】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点点头,这倒没错,外戚自然是更值得皇帝托付信任。
至于说大臣和同姓宗王,大臣先不用说,他们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并不一致,很容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略掉皇帝的利益,何况,他们与皇帝不过君臣关系,若是势大,难道不会擅自进行皇位更替、乃至改朝换代吗?
至于同姓宗王,那就更不用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