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的意图。
既然如此,当然还是太子继位最为妥当。
嗯,不过还是排除了一个人选,元佐显然不是太子。
还好有吕端!吕端现在是参知政事,等过段时间,朕就把他升任宰相。现在的宰相吕蒙正,确实不是一个托付后事的好人选。
倒是这个王继恩,真是辜负了他这么多年来的信任和托付。又是给他信任,又还放给他兵权,就连他清扫蜀地动乱时一直停留在益州寻欢作乐自己也没有追究他……
算了,抹了他的权力,让他该滚哪滚哪儿去自己养老吧。
【宋太宗赵光义一生剪辑————公元939年:赵光义出生于开封府
公元954年:因赵匡胤在后周将帅中露头角,赵炅亦补为右班殿直,不久迁供奉官。
公元960年:周恭帝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北上抵御契丹,翌日发生陈桥兵变,回师开封,自立为帝,建立宋朝。宋朝开国后,赵炅就被拜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并由“匡义”改名“光义”。
同年五月,赵匡胤出征在潞州起兵的李筠,赵炅被任命为大内都检点,留守开封。八月,赵炅领泰宁军节度使。十月,赵匡胤南征在扬州起兵的李重进,赵炅任大内都部署,留守开封。通过完成两次留守京城的任务,赵炅进一步获得兄长的信任,取得一定的兵权。与此同时,杜太后要求赵炅外出时必与“赵书记”(赵普)同行,以锻炼其处理事务的能力。】
对于这位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教员颇不以为然,多次给予否定性的评价。
“不择手段,急于登台”“但无能”
按照封建帝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赵光义与大宋皇位根本无缘,但最后他居然继承了他哥哥的皇位,遂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最扑朔迷离的一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