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杨家将
【杨业很清楚自己处于两难之地。
若听从王侁等人的说法,自己必定会兵败,此后要么战死,要么因战败被治罪;而若是违抗王侁等人,那自己也会因为违抗军令被治罪。
他最终还是听从了命令,但也并不想没有意义地送死,他想要尝试在绝境里一搏求生、求胜。
于是他请求潘美在陈家谷口左右两侧埋伏强弩步兵接应,等他带人转战到这里,就趁势夹击敌军。
此时潘美答应了杨业的请求,并在陈家谷口布下了队伍,以备接应。
可是就在杨业领兵而去后没多久,监军王侁派人登高眺望,没有见到辽朝军队,就觉得是杨业把敌人击败了,辽朝败退。
王侁等人顿时坐不住了,这是战功啊!怎么能没有自己的一份?怎么能全都便宜了那个杨业?
于是他就不想继续遵守原来的约定,而是要带兵离开。
此时作为主帅的潘美,再一次没有阻止王侁等人的行为,听任他们带兵离开,自己也跟随队伍走了。
当他们沿着马邑川行进二十里后,终于听到了杨业战败的消息,但他们不仅没有回师陈家谷口救援,反倒是直接引兵撤退了。】
宋朝,开宝元年。
赵德芳目瞪口呆:“这个王侁、还有潘美等人怎能如此行事!”而且,听到了杨业的消息,没有回师救援,是因为觉得打不过辽军救不了,还是干脆把杨业当成了拖延辽军的方法?
赵光美摇摇头,觉得更严重的是另一件事情:“王侁等人决定离开,是为了争功。先前他与杨业争执,觉得应该直取雁门,看来也是想要有更大的功劳。而再往前的东路军,连曹彬都压制不住的将领们,还是要争功。”
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宋朝武将、包括监军们都只想争功,为了争功,能够不把主帅放在眼里,能够不管正确的建议,能够不管同僚的生死……
在这样的堪称系统性问题面前,杨业的死都是可以放在后面再说的了。
赵匡胤沉默,他在的时候,基本上是能压制住这些五代遗留下来的骄兵悍将的,这些人自然也会服从他任命的主帅。没想到到了赵光义时期,情况就有些不受控制了。
这方面的东西还需要仔细考虑、转变风气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只能叹一声:“杨业,可惜了!”
很明显,杨业基本上是要战死了。
唐朝,贞观三年。
自东路军出事时,李世民便在关心骄兵悍将的问题,此时更是看得认真。
怪不得宋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