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亲征?亲征!”周王朱橚几乎是喊出来的,“四哥你居然亲征!”知不知道这有多危险啊!他虽然没有喊出来最后一句话,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是啊四哥,”楚王朱桢也开口,他也认为朱棣这样的行为不太妥当,“你看咱爹,开国前打了那么多仗,这登基后也没说自己要搞亲征啊。”知道你能打,但你都登基了,是皇帝了,再出去打仗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武将们也点头,他们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打仗的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打仗这种事就应该交给他们啊,况且看靖难的时候,你朱棣也不像没有武将的样子啊。
不过,徐达、汤和、傅友德等人悄悄交换着眼神,燕王把京城迁到北平,那最起码日后北疆是不缺仗打了,那可都是武将的军功啊!况且,北平作为都城,那北面的军队的重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日后看来起码是不用担心朝廷不给发军饷、轻视漠视了,挺好哇!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选择北平作为都城呢?
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北平作为他的大本营,洪武十三年他就藩,直到建文四年到南京,共二十多年的时间,他完全习惯这里,也完全掌控这里,而南京则绝非如此。
这一点我们不用多谈,其他几点则要说一下。
北京,古称幽州,也是燕云十六州的重要部分。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导致南方汉人直接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下以来,北京一带已有约430年不在汉族政权的控制之下;而宋朝靖康之耻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
时间的力量是可怕的,数百年的分离,造就的不仅是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分裂,还有文化和人心的分裂。
基辅罗斯在蒙古入侵中分裂,只200年时间就分裂成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个民族;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黑山说同一种语言,就因为历史上受不同国家统治就分裂成三个民族;欧洲荷兰、瑞士和德国原本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短短几十年就称为独立民族;奥地利自认德意志人都无法和德国统一。
在元朝之前,宋和辽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正统,宋认为自己是汉,辽也认为自己是汉人、南方的宋是南人;元朝统一后,更是出现了中华史上唯一的《宋史》《辽史》《金史》并列的情况。
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南北方汉人、地域矛盾依旧没有消失。特别是南方的士人们,视北方、准确说除了江淮以外的地方,早就礼崩乐坏几百年了,早就是夷狄腥膻之地,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