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涣散,朱能大喊着冲向南军,对方就开始溃散,相互踩踏,有三千余人投降。
这一战,朱棣俘虏了顾成,随后顾成投诚,朱棣就把他送到了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
耿炳文最终还是逃回了真定,闭门固守。燕军打了三天都没能攻破,便也退回了北平。】
明朝,洪武年间。
武将们纷纷看着朱棣,眼神中是赞叹和欣赏。
以往虽然知道燕王有军事之能,但在平日里的展现,又怎么抵得上实际战争中的表现呢?现在燕王还没有就藩,也就还没有参与戍边战争。因而,他们也是通过神迹才真正了解到燕王的天赋有多好。
这一系列战斗中,朱棣展现出来了他对于战场整体的把握,同时,他个人果断坚决、敏锐洞察的特质也显露出来。还有就是,获取情报信息的多种多样……
朱棣骄傲地挺起胸膛,反正他爹现在也不会揍他,他自己又这么厉害,他骄傲,他自豪!
【接下来,一个人登场了!】
各朝代的观众们不由坐直了身体。
是救星?还是什么二五仔?
【他,是薛定谔的……】
虽然没有听说过薛定谔这个词,但是天幕讲出来后,所有人都神奇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明朝,洪武十三年。
此时,曹国公李文忠尚在人世,备受朱元璋信任。自然,他也是坐在殿内与朱家人一同观看神迹的大臣之一。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有股不好的预感袭来,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旁边徐达注意到了他的一抖,低声问:“怎么了?可有什么不妥?”
李文忠摇摇头,刚刚的感觉来的突然,又一掠而过,没必要再提起。
二人便接着看着天幕。
某个建文帝朱允炆的时空。
“朕怎么觉得不太对?”建文帝看向左右的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他感觉有点慌,虽然已经知道自己最终输给了四叔,但是现在这种感觉却是与之不同。
【此人在后世中评价模棱两可。
有人认为他就是朱棣这一方最大的二五仔,有人则认为他不是二五仔,只是傻而已。不管怎么说,他参与了其中,主打就是一个陪伴。
他就是我们的曹国公,李景隆。】
“咣当”,现任曹国公,李景隆之父李文忠险些从椅子上跌下去,左右徐达、汤和二人急急扶住他,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我儿,我儿……”李文忠想不通。现在李景隆还在读书,读的也很好,深得朱元璋的看重。如果说他是二五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